典籍上记录的都是各种排兵布阵的法子,有针对骑兵的,有针对布兵的。
每阵多少人,用什么武器,怎么攻防都写的十分清楚。
师祖的批注也有意思,几乎都是试过,弟子人数不够,人少无法判断能否有用。
典籍的最后还有师祖的心得,大意是说,此书偶然所得来历不明,若有人看到莫要以为捡了宝贝。行军打仗,当以人命为重,不经排演的布阵之法,切勿让将士们套用。
林青槐看得入神,一本看完,意犹未尽地翻开下一本。
这一本主要讲历朝历代的几次征战,明显深奥许多,师祖的批注越来越少,心得只有一句话战火乃黎民苦之根源。
她放下书,想到磐平关此时还战火不断,眉头皱了起来。
到这月底,这一仗整整打了两个月。
磐平关守将已是疲乏之极,伤亡严重。一旦磐平关破了,延平府根本挡不住蛮夷大军,大梁的百姓从此会深陷战火之中。
大梁不能输!
午时之前,跟着师父一块来淩山的五师兄来传话,让她上观星台。
林青槐放下手里的典籍,穿上斗篷出去。
师父让你去帮忙。了明说完便转身走下台阶,山上风大,你一会站稳了别跌出阵去。
明白。林青槐吐出口气,跟上他脚步,五师兄能看懂师祖留下的阵法吗?
她跟了明不熟。
了明排行第五,但进了镇国寺不久便下山游历,一年回寺里一次。
每回他回寺里的时候,自己不是在后山便是在家中,难得遇到。
看不懂。了明偏头看了她一眼,复又移开目光,若无其事地给她带路,为何没人同我说,六师弟你是女子?
他拜入师父门下没多久,便跟着师叔在外游历,只知道师父又收了许多师弟,见过的不多。
六师弟在镇国寺胡作非为,他倒是听说过,没想到师弟会变师妹。
你也没问啊。林青槐开了句玩笑,抬头看向高高的观星台。
上京也有观星台,钦天监时常上去观测星象,观云测雨。
她掌权后,偶尔会和司徒聿一起上观星台,什么都不说,就只看天上的星星。
观星台是北朝的相术大师所建,他死于战乱之后,无人能上淩山。师祖从蛮夷逃到大梁,意外破了留在山下的阵法,于是住了下来,收徒传授相术。师父不说,我也不知他出家前在此处学艺。了明说完,两人也到了观星台上。
山巅风大,站在观星台上双腿好似被人推着,站都站不稳。
林青槐施展功夫稳住自己的身形,恭敬行礼,师父。
你们过来,小五你守住死门,小六你守住生门,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守好自己的位置,不要离开。觉远从阵法内退出去,指着生门和死门的位置,让他们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