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而有力的声音,清晰回荡在聚贤堂内。
起先还不服气的监生,听闫阜念完最后一字,默默低头陷入沉思。
温亭澈则看着林青槐,无意识攥紧了拳头,掌心里潮乎乎的都是汗。
这文章定是她作出来的!
上次入学考试的《民、生》说的是漠北,这次说的西北,行文的风格虽大有不同,但文中所举的策,都一样可行!
贺砚声也看着林青槐,心跳快得像是要冲出胸膛。
他知道她和司徒聿被禁足的这一个月去哪了。
能将西北之乱及解决的法子缩于千言,非经历过不能写。
可有哪位想辩这文章的策?闫阜喝了口茶,缓缓抬头。
只看文章的风格不用看笔迹他也知道,能做出这样文章的人是谁。
我想辩。杨远正站起身来,礼貌行礼,博士是让文章的作者与学生辩,还是博士来辩。
自然是文章的作者。闫阜面上多了些许笑意,你们就不好奇,谁拿了第一名吗?
好奇,但文章所用的策,不过纸上谈兵。杨远正一脸的不服气,剿匪哪有说的那么简单,百姓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山匪到处作乱,不出动官兵只凭几个百姓也想成事,那是白日做梦。
以你所见,该如何剿匪。闫阜脸上的笑意褪去。
依学生看,当发兵剿匪荡平他们的老巢。杨远正抬高下巴,神态倨傲,不过一群聚在一起闹事的流民,杀了便了了。
那若是兵撤走了,匪又来呢?闫阜眼中的嫌弃变得明显起来。
杨远正被他问住,一时间竟答不上话来。
第一名所献之策,是让百姓主动告发,官兵打击。若匪人数较少,可由百姓自行抓捕押往府衙领赏,若失手打死则无需担杀人之责。闫阜面色发沉,便是他们源源不断,也无需时刻担心,尚有让民吃饱穿暖之策,双管齐下。
博士,我能问下,此文章是谁所作吗?孟绍元站出来,含笑行礼,学生有问题,想请教这位同窗。
这不可能是林青槐作的。若真是她那她所图,恐怕不止是国子监读书这么简单。
第64章 063 她开心扑进他怀里,他可还记得
闫阜笑笑, 举起手中的卷子,弥封未开,老夫也想知晓这文章是谁作的。
孟绍元略尴尬, 默了默, 还是坚持要知道文章的作者,既然博士也想知晓, 不如把弥封拆了,公布作了此文的同窗名字。
其实不用闫博士明说, 大家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了猜测, 文章的作者是
林青槐有多张扬, 整个上京的百姓都知晓, 他的感受更是深切。她和林青榕不顾两家多年的交情,连他都打。闯勤政殿, 殴打漠北来的多兰公主,于她怕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