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燕乐寒枝+番外 玄时蘩 1575 字 2024-03-16

“先生……谢谢你……”吕才转身,先入乐坊之中。盈盈眼见他的身影消失在乐工和乐器的行伍,心中想着此生自己怕是并无此缘分,好坏生死,都要在这宫中了。

不久之后,使用多种胡乐与清商乐的《功成庆善乐》曲目完工,剩下的就是乐舞了。此舞的旋律清丽明快,柔美灵动。要选用什么样的舞者来表现这一切呢。开始的时候,吕才仍然沿用了《破阵乐》的排法,选用了男女舞伎,但他很快发现,这种混排似乎只能在八荒、这两个场景能够发挥出来,而且与《破阵乐》有很大的相似。

盈盈也尝试了都用女伎,女伎排舞柔婉清丽,但却无法排演出国之燕乐的大气和格局。正在踌躇之时,盈盈突然想到一种方法,很兴奋的找到吕才,“先生,我们不如用少年舞者,都用十三四岁的少年前来表演此曲,如何?此间少年正是当时陛下在庆善宫中的年纪,也正好可以演出那种从向往未来到大功告成不断变化的精神啊。且无论是表现八荒的力量,还是渭水秋声的即景,少年舞者都能将宏伟与清丽融合起来。尤其是表现“在兹”一段,怕没有人能比这些少年更为合适了”。

吕才听了觉得有理,便迅速招来六十四名十三四岁的少年,排演之后十分满意,准备择日进献陛下。

世民在庆善宫也别无太多繁杂政事,此时他便已经开始让太子承乾学习辅佐处理朝中事务,再拣择一些重要的快马呈递过来。一转眼便将起驾回京,这天夜里便又举行宴会,《功成庆善乐》也要在今日上演。世民和嫔妃、文舞大臣们端坐其中,他侧目望着盈盈,不知道盈盈将给自己献上一出怎样的惊喜。

在琵琶与洞箫间杂的声乐中,曲目开始,御诗班随着乐律开始献唱,声音洪亮,气势雄浑。“渭水”一段的演奏开始便直入一种深幽无物的意境中。只见六十四位少年,带着深黑色德冠,身着紫袴褶舞服,长袖能舞,手中执拂,屡屡而舞,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在兹”一段,那明丽、清澈、灵动又坚定的乐曲,配上十三四岁少年那种独有的懵懂和勇气,世民仿佛穿越其中看到了当时还在庆善宫中的自己,从此以后,便从渭水之滨到君临天下,豪情、壮志、智慧、胸怀和功成,交替上演。他眼见那种年少而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舞场之间游荡着,在音律之间飞扬,好像眼见那长长的来路如一幅缓慢展开的画卷。有他珍惜的过往,珍惜的人,和向往而回不去的年少。

突然之间,一阵琵琶的扫弦,又来到了“八荒”。这是他熟悉的舞阵,选取了破阵乐中精华的来往、鱼贯等阵形,但是用上旋律明快而丰富的胡乐,相互之间,姿态英武而华美,也令他大为惊喜。

直到秋声与功成,天下秋色与世间繁华尽在眼中,他的功业并非天外之物,无人理解,而是天下人心,如汩汩暖流,流过四方,春秋四季,生生不息,流在这盛世中每个人的心里。曲目往还数遍,细腻婉转,雍容华贵,其乐融融,足以带给所有宾客以快乐。世民看后大喜,钦赐《功成庆善乐》更名为《九功舞》,厚赏太常寺与宜咏坊,并将《九功舞》定为国之燕乐,而节庆之时宴饮表演。

世民赞许的眼光令盈盈欣喜,也令她激动。她露出发自内心,最畅快和惬意的笑容,她和陛下的目光相遇,似乎尽诉情肠,她感到了一种使命完成一般的轻松与自在。

魏征也在一旁捋着胡须,微微点头,默然不语,想是能够感受到这部用心之作是多么的难得。

盈盈想到吕才说的,《九功舞》中有她的影子,那是她日复一日对世民的陪伴和理解,是一种通透但却静默的旁观,也是一种智慧和等候。如果说《破阵乐》时她不得不抹去自己,而在《九功舞》中,她却等到了,等到了为自己和世民的那段记忆,那段只有他们两人的回忆所写作,所留下痕迹的机会和可能。她完美地将自己融了进去,成为那一段小小旋律之中的音符,等待着她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