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哥,文翰倒是非常看好支红玉的选择。支红玉学的就是园林专业,树种培育和园区绿化正是她的强项。另外,支红玉性格外向豁达,办事果断有魄力是一个干大事的女人。因为大哥文翰给予了正面支持,章一鸣也就顺其自然了。
支红玉正是顶着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被众亲友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毅然辞职下海的。公司成立后,恰逢城市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在市容改造、街区绿化等业务量急剧上升的前提下,加上支红玉过硬的业务功底和超群的社交能力,公司很快打开了局面并站稳了脚跟。此时章一鸣也不得不佩服妻子的远见卓识。为了欢迎老公终于告别“江湖”屈尊帮助自己打理公司,支红玉特意召集公司的全体员工在饭店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
当章一鸣推开饭店中那个最大包房的门时,他立刻被眼前的阵仗惊呆了:鲜红的地毯从门口直抵窗前。在地毯的两侧,员工们衣装整洁笑容可掬地举起手中的鲜花齐刷刷地喊道:“热烈欢迎章总经理走马上任。”
支红玉身穿一袭漂亮的旗袍手捧鲜花在女员工们的簇拥下正满面春风地看着他。在章一鸣异常惊诧的眼神中,她缓步来到此时还没有缓过神来的丈夫面前微笑地说道:“欢迎老公回家,欢迎章总经理走马上任!相信我,咱们的公司就是我们今后最大的保障!”
章一鸣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接过鲜花一把将妻子揽在怀里紧紧地拥抱着。在他和妻子为数不多的拥抱中,或许只有这次拥抱才让他真正地感受到老夫老妻之间那种弥足珍贵的相濡以沫。
支红玉刚才对丈夫所说的“三句话”全都直抵章一鸣心中情感的沸点。其中的每一句话无不体现出她对丈夫多年的支持、热爱和认可,以及她们之间那种休戚与共的信任和包容。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章一鸣伏在支红玉的耳边饱含深情地说出了此时他最想对妻子说的更是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人生很长,幸而有你。”
章一鸣正式就任公司总经理以后,凭借多年形成的“人脉网络”以及他能说会道的超级“功夫”,整个公司被他们夫妻二人经营得风声水起,公司业绩几乎翻了一番。如今,大儿子章驰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刚入学的小儿子章省聪明伶俐,兴趣广泛,可谓智商“爆表”。闲暇之余,章一鸣与小儿子“吟诗诵雅”,切磋棋技。还时不时地在厨房给老婆支红玉露一手精湛的“厨技”。
大概章一鸣此前想都没有想到,在他即将“知天命”的时候却迎来人生第二春的真正开始。
与挚友章一鸣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职业生涯最后的平稳着陆相比,文翰看上去并没有十分着急。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烽火连天”,此刻突然闲下来,他似乎也没有想好接下来要干什么。
他一个人来到松花江边刚刚通车的松浦大桥上凭栏远眺,不禁思绪万千。如今,松花江松滨市区江段已经开通了七座大型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公路、高铁以及公铁两用桥梁。如果说不断开通的现代化高科技跨江大桥是这座“天鹅项下的明珠”城市从繁华不断走向繁华的历史见证,那么文翰在30多年职业生涯中的几度沉浮,虽然让他尝遍了酸甜苦辣,但又何尝不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真实写照。因为每一次的化茧重生,他都咬牙挺过了一次社会变革带给他的阵痛。
从高考失利到辞去乡村民办教师;从广告采编人员到新闻职业生涯正式开始;从普通的编辑记者到名副其实的副总编辑;从国家级杂志的分社领导再到今天突然被迫“退出江湖”。单从这些履历上耀眼的“光环”来看,文翰的所谓成功不过是用自己强大的生存意志去一次次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潜能罢了。
在这些“光环”的背后,哪一次不是经历了掸落身上的尘土站起来再次重新上路的悲壮。作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更任何的外力去借助,遇到困难和挫折,他只能坚持咬牙挺住。当一次次的“突出重围”终于化作欢声笑语和成功喜悦之时,文翰也从接二连三的涅槃重生中理应得到这个快速澶变的时代所给予他的“恩赐”。
今天,当文翰又一次需要掸落身上尘土的时候,虽然他的内心留有遗憾,但是他并没有抱怨。在房子、车子和票子都不缺少的当下,他似乎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负重前行的悲壮,反而觉得内心轻松了许多。干脆不如把这次“掸尘”的机会当做一次“长假”好好地调整休息一番。至于什么时候结束“休假”,他倒没考虑那么多。不过,好好地陪伴一下和他即将走进30年珍珠婚姻的妻子,哪怕是给她做上几顿她爱吃的可口饭菜似乎成了文翰此时心中的期待。
大桥下面一列复兴号高速动车疾驰飞过。望着瞬间即逝的车影,文翰终于吐出了压在心中许久的沉闷,转身轻松地向桥下走去。
第132章
木梓下班时像往常一样接到了文翰的电话,丈夫告诉木梓,晚上他会准时回家吃饭,至于工作上的事,他只字未提。当木梓在电话听到文翰说出“准时”这两个字时,她在心里很不以为然地说:“以前从来没有准时回家吃过饭。不是在外面吃过了就是回来晚了,有时出差一两周都不回家吃一顿饭。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吧?还“准时”回家吃饭,我看你能准时到什么程度。”
当文翰抱着装满各种资料和平时办公用品的大纸箱开门进屋的时候,木梓刚刚做好了饭菜。木梓一看文翰这“架势”,一边帮忙一边笑着调侃道:“准时回家吃饭的确做到了。不过看你这架势,好像是转移阵地的前奏啊。我的文大总编,你这次想转移到哪儿去高升啊?”
也难怪木梓有这样的想法,之前丈夫只要是调换单位,最终的结果都是“踩着报纸上楼梯”步步走字儿,节节登高,但有悖常理的是,丈夫原来的工作单位不是关停就是被裁撤。文翰有时也在想,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要不这么“巧合”的事情怎么次次都让他赶上了呢?
总之,不管文翰在回家之前如何下定决心调整心态,还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真正放松下来,但是当他真正面对妻子,特别是在自己突然失去工作这个敏感的时刻,一种从未有过的自卑和失落瞬间涌上心头。
文翰知道妻子的调侃可能是她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的调侃若放在以前,那绝对是他们夫妻之间“逗哏解闷儿”的感情粘合剂,但是今天,他听起这话来总觉得有那么一点扎心的味道在里面。
文翰当然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不过他还是故作轻松地说道:“你呀,还真说对了。这次我准备转移到家里给你当厨师长兼勤务员,专门负责你的饮食起居,你看怎么样?”
木梓把饭菜摆到餐桌上之后说道:“你要是真给我当厨师长,我还求之不得呢。就冲你平时给我做饭,只要超过两次就感慨什么‘君子远庖厨’,我也就想想而已。不过说实话,你的厨技确实比我强,连女儿都这么认为。昨天静姝还打电话说,她已经好久没有吃到你炒的菜了。”
木梓不经意间谈到了女儿静姝,文翰突然感觉内心一紧。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儿女儿博士都要毕业了。如果杂志还能够正常运转该有多好,女儿就不会存在一个下岗失业的老爹了。不知为何,文翰的心中突然冒出来这样的想法。
吃完了饭,木梓才正式地问起丈夫:“老文,这次又准备去哪里工作啊?”文翰一边整理东西一边说道:“这次没有地方去了,只能回家。”木梓眉头微微一皱说道:“我跟你正事呢,别闹行不?”文翰直起身来不动声色地说道:“我说的也是正事。实话告诉你吧,北京的黎总编打电话通知我了,我们的杂志停刊了,杂志的数字平台划归到总局新闻门户网站,杂志社已经不存在了。我不回家还能去哪儿?”
文翰虽然十分平静地把实情告诉了木梓,但是木梓还是从丈夫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想掩盖却又无法掩盖的失落。
木梓终于相信了文翰说的话,但对于丈夫的突然失业,她还真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倒不至于,但木梓还是本能地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丈夫,一时也想不出用什么语言来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