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琮琮[把人抱走]:回去告诉你是不是。
谢萦萦[吹口哨]
侯夫人[认真]:据我所知,是的。
第64章 找弟子
西境的捷报传回望京。
同时传回的,还有谢远琮用兵神勇的威名。
至于这个消息传回后,京中究竟谁人喜谁人悲,那就凭各自去思量了。
但边境大捷,百姓们自然是高兴的,且高兴的还有宫里头那位。
康和帝那张绷了不知多少时日的脸总算不见了。
边关捷报传回的第二日,听说早朝时皇帝龙颜大悦,竟少有的拍案朗声大笑。皇上都笑了,底下人自然也就跟着轻松多了。
而月余以来因为西境战事,望京城里沉闷的气氛也终于松缓许多。
因捷报恰好赶在了踏青节之前,且圣上也表了态,京中的百姓也好,贵胄男女也好,终于敢好好玩乐一阵了。
秋露从街上听来此事,回来告诉姑娘时,发现姑娘并无太多惊喜颜色。
秋露不知,纪初苓自然是早就收到消息了。
那人脸皮厚,在信中也不吝吹嘘自己。西境传来的是好事,可还是令纪初苓又喜又担忧的。
他一日未回,她这颗心总归放不稳。
大夏国子民一直有踏青节出游的习惯。趁寒气褪去,春意已浓,邀上各自好友结伴,外出走动游乐,别有一番情趣。
虽说是各自友亲相约,但京城附近适宜踏青的笼共也就那么几处。
要么玉泉峰登爬赏春花娇蕊,要么东山头邀友踢蹴鞠放纸鸢,或也有人去樨桃湖畔吟诗作对,话湖光春景。
所以虽都三两之行,但恰好聚作一处,望之也能成群。
但是这踏青节,纪初苓一直都不太会去凑热闹的。比起约闺友踏青,她更乐意选个少人的地方,推兄长出去走走。
可没想她近日却收到文府的递信。
文伯伯约她至烟雨庄。
纪初苓当下就心虚了。说来也是不应该,数一数,她都有好长一段时日没寻空去见过文伯伯了。
事情一桩接一桩的,她根本给忘了。文伯伯怕不是生气了吧。
于是纪初苓看了下文伯伯所说的日子,当日只得乖乖地去了。
文伯伯善结友缘。
这烟雨庄便是文伯伯坊间友人的一处庄园。他那友人是时常不在的,尽管如此烟雨庄也总是大开庄门,敞迎各路友邻。
所以除了那些个地方,踏青节前后也会有一些人去烟雨庄赏谈闲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