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是个抓人心肝的坏时辰。
李瑜复又梦到了很久没梦见过的场景。
他梦到自己是很小的,家里似乎始终只有一个人,邻居家是很平常却足够温馨的一家三口,他会常常去对面吃饭,合乎做客人的规矩和自觉,当然要把最好的面包让给邻居家那个很可爱的小孩,他有点落寞,也有些高兴,那个小男孩喊他哥哥的样子让他觉得欢喜。
他没什么朋友,在迷宫似的街道瞎转悠,终于撞见一个高大的木偶人,眼珠跟灯泡似的,亮得晃眼,木偶人给小李瑜指路,往这儿走,往那儿走!诶,不错不错,我说你可以的吧?李瑜只会乐呵呵地点头,觉得有木偶朋友也很足够,又在将要走出迷宫的时候被他的朋友告知,“我的朋友来啦!先走喽。”便牵着另一个木偶人走了,李瑜朝他告别,心想到底也是,木偶人和木偶人走在一起才最搭嘛。
他会继续梦到很多残片,却和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指代并不相同,而细微到每一种感官里,比如某个雪夜唇贴唇的柔软,某间换衣室围巾叠围巾的纠缠,和一声声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低唤,小鱼,我的小鱼——最后终于随着心脏不堪重负的鼓动清醒过来,他的梦总是戛然止在常怀瑾微笑亲吻新妻的那幕上。
他已经很久没有梦到这些了,李瑜睁开眼,迷茫地看着天花板,意识到自己身处何处时又侧过头看了眼身旁深睡的男人,他与他隔着一拳,他与他熟悉的怀抱隔得这样这样近。
李瑜怔愣地看着常怀瑾在梦中微微皱起的眉头。
常怀瑾不爱做梦,也记不太清所谓的梦境,从前不适应李瑜的离别也并非夜半惊醒,而是迟迟睡不下而已。所以偶然在凌晨两点被唤醒仅仅出于一种诡异的生物钟,毕竟有不短时间他在这样幽暗的时刻仍不得不进行工作。
并且在每每醒来后也被逐渐磨没了怨恨,只是淡漠地承受着这份折磨,淡漠下去也就不是什么折磨了——反正他永远做不完那些工作,习惯就好。于是那份惩罚最终浓缩成夜半两点梦醒时面对大床空荡左侧的惘然,别想了,他总是对自己这样说,仅仅哀伤一瞬,复又沉沦在公务的鸦片里。他的确比李瑜更懂得承受伤痛。
所以当他再一次于这个糟糕的时刻醒来时并没什么不满,非要说的话,只有恍然意识到今天左侧并非空荡荡的心酸。
月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钻出一截,趴在常怀瑾的腰上,李瑜静静盯了片刻,终于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