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冉没有恶意,他年岁最长,理所当然是老大哥,愿提点着小的,也是想为她好,她懂。
可他的指斥之言无意间勾起了她记忆里的久远过往,又偏赶在她正为朋友的生死大事揪心之时,她实在忍不下心中突然蹿起的那股委屈邪火。
岁行云上辈子生于清贫的市井之家,父亲因病早逝,母亲靠在贫民聚居的街巷摆简陋小食摊,独自将她与兄长抚养成人。
那时“希夷岁氏”早已不存于世,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既无田产也无宅地,更无宗族荫庇,小时许多年的日子都过得清苦破落。
幼时所居贫巷有一落魄书生为邻,因受过她母亲赠食之恩,便教授兄妹二人开蒙识字。
奈何她的兄长极有天分,没到两年,那书生就再没什么可教。
后世的书并不算金贵,但那时母亲的小食摊所挣微薄,还要攒钱,以便兄妹二人再大些时进书院正经求学,便拿不出买书余钱。
岁行云在坊间市井瞎胡乱窜,意外发现花楼与小倌馆这两处竟时常能得些不要钱的书。
因花楼俏姐儿和小倌馆的小郎君们时常接待些风雅恩客,为投其所好,三不五时就会买些书“装点门面”,也会囫囵读一读,以便与恩客们更有话说。
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无专门书房,已读过不会再看的书没处存放,隔段时日便会清理,让人拿去扔掉或烧了,免得占地方。
岁行云是个久混坊间的小机灵鬼,没什么拉不下脸的,得空就与兄长一道在花楼、小倌馆后门溜达,瞧见有人出来烧书、扔书就凑上前去笑嘻嘻说好话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