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杜回出面,官府的刊印批文很快下来了。胥姜想趁着天晴,去买木料来开板,便嘱咐林红锄看家,自己将驴子套了车,往去东市驶去了。
也想顺道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物件可以淘来做寿礼。
她来到东市,径直去找了曹叔,曹叔是木匠,对木材最为熟悉,找他介绍卖家,再可靠不过。
曹叔听闻她要买木料,立即停下手里的活儿,带她去了一家木场。
刻雕版最好用硬木,硬木木质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光亮,刻出来的版才更耐腐蚀,便于保存。硬木中又属花梨木和黄杨木最适合做雕版,木结少,美观还不废料。
木场东家听她说要找黄杨木和花梨木,选了几方好的让她挑,挑好了又按她需要的尺寸,帮她下料,倒省了她好一番事。
等下料的功夫,胥姜又选了几块软料,准备拿回去给林红锄练手。却不想翻到一段崖柏,半臂长,碗口粗,凑近闻还透着特殊香气。
用来做个摆件倒是不错。
在木场待了半日,胥姜才将需要的木料备齐,因为都是硬木,又稀少,所以价钱也不便宜。结账的时候胥姜心头直滴血,只希望这些版能让她赚回本钱。
也因为是硬木,比寻常木材重,犟驴许久不驮这么重的物件,走了几步便直叫唤。胥姜只好下车牵着它走,直走到暮色罩顶,才回到永和坊。
刚走到坊门便见到楼云春等在那里。
楼云春看到她回来,连忙上前替她牵驴,“怎么这么晚?”
“这犟驴不肯走,连拖带拽的才将它扯回来。”
见她一脸倦容,楼云春道:“下次拉沉重的物件,借辆牛车,东市这么远,来回吃不消。”
胥姜点头,“晓得了。”又问,“你为何在此?”
“来给你送书,见你不在肆里,又听林红锄说你去了东市,便来此处等了。”
胥姜见他耳朵都冻红了,便知道他等了许久,“下次在肆里等,坊口多冷。”
“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