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安然的心态已变,她感觉怅然若失,没有了第一次给扶苏剧透的快感——但这并不是个游戏,不能一味追求快感,不是么?
七月,曹丕送行曹操与曹植,留守邺城。
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故,其子刘琮接任,这对曹军而言无疑是大好消息。
九月,曹军行至新野,刘琮知抵抗无望,举荆州之众投降。
战报很快传回了邺城,其中包括了一封来自曹植给曹丕的书信。
信里没有别的什么话,只有一首五言诗。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丕念着,眼前浮现出曹植打鸡血的模样,那般少年意气风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视死忽如归?子健,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作者有话说:
1、《白马篇》写于什么时候,我是看了一个小破站视频:BV18E41147de,标题叫《学习白马篇写于何时的一个“虚构推理”》,up主给出了很多史料佐证,进行了合理推测,最终将时间范围框在了曹操率兵南下征伐荆州后,曹植写《白马篇》为了安稳军心,也为了一鼓作气,为接下来讨伐江东的赤壁之战铺垫。
具体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看,视频仅代表个人观点,我也只是借用up主的结论,具体真实写于何年何月,我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白马篇》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