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写诗词,他也有文人侠骨,可他好像留给后世的,只有曹操的儿子、曹植的哥哥这样吗?
许久没等到曹丕的回复,安然有些后怕,不知为何,她觉得曹丕不如扶苏好说话,也根本摸不透他的心思。
本来她想的简单,找到曹丕告诉他未来的一切,让他和曹植和解,两兄弟和和乐乐的一同治国多好,多圆满。
忽然,曹丕发来消息【两千年后,世上还流传着子健的诗文,是吗?我看天幕里提到了一些,多吗?】
安然回【不多。曹植死前自己整理了一次,后人又整理了几次,流传至今的诗文大概八十多首吧】
【八十多首还不算多吗?】
【跟后面的盛唐相比,那是真的少了,不过……】
安然没有说下去,三国时期的文学以曹魏为主,建安风骨自成一脉,影响了后世千百年。尤其是曹丕写的《典论》,更是首次提出文章的概念,不必为了政事服务。
她不想毁了《洛神赋》,自然也不想毁了《典论》。
这下她才明白自己做了什么蠢事。
话锋一转,她道【你也留了许多诗,一点也不比曹植差。唔,也不是这么说,总之,你们都很好】
曹丕再次道谢,然后结束了私聊。
甄宓暗自记着天幕里说的,没敢多与曹丕说什么,虽然她知道两人不可能恩爱一辈子,但死得那么惨也不是她想要的,总得为自己的未来防备些什么。
这次私聊后,天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