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成为郡县,就会被战乱波及。

附属国还能关起门来自己过小日子,等朝堂平乱结束后,他们看着情况有变能迅速归顺。而且战乱期间没受太多影响,就不需要朝廷费心去恢复建设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朝廷管不过来。

国家强盛、人才济济,能够掌控所有地界的时候,还是直接吞并最合适。不然自家的地盘出去一趟还得过个海关什么的,那也太麻烦了。

附属国的独立性在战乱时期是好事,但在和平盛世可就恰恰相反了。

始皇帝沉思良久:

“这倒和分封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周天子也是因为管不过来天下九州,才搞分封的。最后天子只管都城附近的地区,其他地方都丢给诸侯。

现在这个附属国,也类似于诸侯国。只不过大秦会派兵过去镇守,也会直接插手他们的内政,自主权没有诸侯国那么大。

扶苏知道父亲对分封有意见,他自己也对分封有意见。

但九州之外的土地毕竟此前从未被华夏掌控过,一时半刻想要人家归顺谈何容易。反正那些附属国也不像诸侯国那么势大,暂且忍忍吧。

父亲已经一统九州,完成了前人不敢想的伟业。后头的地盘都是额外赚来的,占不到不亏,多占两块血赚。

始皇明白儿子的意思。

一点点消化侵吞周围的地盘,消化不过来的时候就以附属国的形式给彼此留点缓冲时间。如此温水煮青蛙,待到后世便能彻底吞并了。

扶苏在舆图上把西羌、月氏、西域和朝鲜都标注了出来,这几个地区是他们预备以附属国形式慢慢吸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