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像百越那样,给的优待就多一点。不听话的,像西南的滇族,再过些日子就该被昆明族取代西南第一族的地位了。

扶苏灵机一动:

“不知箕子侯国如今国内情况如何,若有两党相争,倒是可以扶持更听话的一党上位。”

最好他们自己就在内乱,比如老国君快死了,下头两个儿子争权。那样就是大秦挑人了,谁许诺的诚意更足就支持谁。

如果原先的国君春秋鼎盛、颇受爱戴,大秦非要扶持个新的上去,就很容易翻车,侯国内的臣民不一定肯任由大秦摆布。

好在继承人争夺本就是常有的事情。

最近没人争权夺位不要紧,最多等个十年肯定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只要大秦足够有耐心,总能找到插手的机会。

韩信已经有吞东胡逐匈奴的功绩了,不着急立刻就多打下个朝鲜。

别看附属国好像听着不如直接纳入版图那么爽,其实在朝廷无力管辖大量疆域的情况下,附属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附属国可以自己管那些琐碎的事情,宗主国只要把控住王室就行。

一般这样的小国不会形成蔓延多郡的叛乱,可以保证大秦本土的太平。他们国内出现叛党,顶多祸害他们自己那点地盘。

毕竟附属国是个独立的国家,和大秦之间存在边界。秦国会控制边境人员的流动,乱党跑不到大秦境内来。

虽说附属国有脱离的可能性,而一旦脱离,有些国家就会发兵攻打大秦。但这种事情可以通过掌控王室尽量避免,不像纳为郡县后那样每个县都得自己去防备。

等朝廷式微的时候,本来就管不住中央之外的大量郡县,更别提偏远的边郡了。都是管不住,维持郡县状态还是保留附属国状态,其实没什么差别。

要扶苏来说的话,附属国状态反而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