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但也正因为如此,当姜国这个庞然大物想要攻打过来的时候,这些保持着低武力值的部落并不能有效阻挡姜国的进攻。

他们常年在姜国和大月的夹缝中生存,对两边都没有好感,也谈不上和哪边的关系更好。大部分都是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

姜国要攻打大月,他们非但不会阻止,还跟着姜国主动或者被动地当起了排头兵。

姜国“挑选”的时机非常好,正是杨酌带着阳州精锐南下的时候。

而阳海军对常年和平的涉阳关疏于防守,竟然被直接攻破。在此驻守的杨酌的嫡长子竟然也不幸战死。

这才是杨酌不顾一切回援的原因。

但是等到他一路冲杀过来,姜国的军队已经推进到了阳州腹地。

阳海军明明作为守城占有优势的一方,却只能采用野外正面对阵的方式,被迫放弃自己的地利优势。

尉迟兰看着外面正在激烈交战的双方,眉头皱得死紧:“姜国应该是刻意放缓了进攻节奏,把战场拖在这一片地方,以逸待劳等待阳海骑。冲在前面都是一些小部落的人,姜国的部队在后面压着。情势对阳海骑很不利。”

他现在的感受有点复杂。

阳海骑当然是他的敌人,还是强敌。敌人被削弱甚至被歼灭,是他的目标。

但是作为一名驻守黑荥州的尉迟家族的一员,姜国是他们尉迟家对抗了数代的敌人。可以说他们北境尉迟整个家族,就是为了防止姜国入关才形成的。

竺年看出他的矛盾,一边拿下背着的弓弩组装起来,一边说道:“我们和阳海骑,叫做兄弟阋墙;和姜国,叫做隔壁叔叔。”

尉迟兰笑了一声:“论辈分,大月得叫姜国一声大哥。”

“好叭,那就是伯伯。”竺年说着,一箭将一名摸过来的姜国士兵直接撞飞,并钉死在一旁的树上,“伯伯家的哥哥们,好哟~”

旁边的人显然被这恐怖的威力吓到,迅速散开。

然而小山坡就只是小山坡,能够提供的掩体有限。他们这一支想要摸到阳海骑后方搞小动作的队伍,人数也不多。

箭雨从四面八方落下来,反应稍慢的直接被一箭带走。只一个照面,就留下数具尸体。

他们完全没想到已经明显疲于应对的阳海军,竟然还能在这个小山坡上设下埋伏。

阳州气候温暖湿润,现在又是草木疯涨的盛夏。山林里草木繁盛,人直接站在草丛里都未必能发现。姜国小队压根就摸不准林子里藏了多少人。

他们本来就是来捡便宜的,没想把自己搭进去,见面一波被带走几个人之后,他们就已经心生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