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

竺年还不知道他的先生在盘算什么魔鬼训练计划,用今天新鲜的食材做了一顿好的,吃完顺便还做了一些简单方便快速食用的。

天气炎热,他也不好多做,怕放坏,就只多做了两顿,想着等晚上稍微热一下就能吃,结果真正的骑兵行军开始,哪里还有时间和力气热饭?

竺年一点没抱怨,还需要担任指路的职责,精力消耗得比其他人要多。

骑兵们也咬牙坚持,认识到自己哪怕在普通士兵中脱颖而出,也还没有达到一名真正骑兵的素质要求。

尉迟兰只是相对游刃有余。这种日夜兼程的赶路,消耗本来就非常大。他还要时刻注意队伍中的各种问题,精神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

好在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他没有要求一下子就连着跑上几天几夜。

他们跑的可不是官道,也没法在官道上跑,晚上的行军更多是体会一下,和真正的夜间行军还有差别。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速度也上升了很多。

经过数天的“奔袭”,竺年的视野中终于出现了代表大批敌方军队的红点。

密集程度远超预期,比杨酌率军攻打新城的人数还要多得多。

而在这个距离下,阳州现在面临的情况,已经不需要他们刻意去打听就能轻易知道——姜国打了进来!

虽然他们早有这方面的猜测,但是真正确定这个消息,还是有些惊讶。

尉迟兰和竺年都只看过阳州大致的舆图,但现在阳海兵聚集的这个位置也太深了一点。

他们在附近山林里找了个隐蔽的位置。

尉迟兰拿着望远镜观察。

竺年则折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这一片地方大致的舆图:“这里只有一座小山,涉阳关已经破了,没法守。”

阳州北部是蒙山山脉的尾巴,在阳州叫涉阳山,设有涉阳关。

关外曾经是一群民风彪悍的部落。

阳州这一片的地盘,一直在中原王朝和北方部落之间易手,单看某一段时间谁更强盛而已。

也就是到了如今大月,出了杨家这家人,通过谁冒头就打压谁,又谁也不彻底歼灭的方式,既有效打压了某个单一部落的崛起,又让各个部落之间相互制衡,还保持了这些部落相对较低的武力值。

如今的阳州外围,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能够威胁到大月的势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