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这些地区有的气候环境事宜,也有地方不尽如人意。有些有人居住,有些是无人的地界。

竺年说着,就在空白的纸上画下一个巨大的轮廓,先勾出大月的大致位置,再勾画目前南地探索的世界地图:“我也就出去过两次,今后我们有机会可以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这样的舆图竺瀚都没见过,罗英倒是去过,指着上面的一块区域:“我最远就到过这里。”

母子俩说着一些海外见闻,说着说着竺年就谈起了生意经:“南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兴修水利,别的都好说。当地种植水稻是很好的,但要说道赚钱,还得是制糖。”

“漓州糖!”尉迟兰脱口而出。

南地在北地一直被说成野人啊南蛮子啊,但是南地有三样东西,是在北地深受追捧的,一个是茶州的云雾茶,一个是阳沁盐,另外一个就是漓州糖。

这中间漓州糖出现的时间最短,却最是受北地欢迎。

雪白晶莹的糖,绵密沁甜。不像红糖多少总带着一点苦味,也不是很甜。

哪怕是京城和沃州的许多做糖做糕点的老字号,都把方子里的红糖改成了漓州糖。

在黑荥,谁家走亲访友,能够上门提上一斤漓州糖,是极体面的事。

等出了黑荥关,在姜国的漓州糖,都不是价格昂贵的问题,而是专攻皇亲贵胄使用;只有一些亲近的朝臣,才能偶尔得到一些赏赐。

竺年听尉迟兰说着漓州糖在北地的受欢迎程度,愣了愣:“南地的漓州糖没那么贵。唉,没办法,有些钱只能让别人去赚。”

做生意得靠关系。他也就是最近认识了尉迟兰之后,才渐渐搭上了去黑荥做生意的路子。至于去姜国做生意,还差得远。

他既没有门路,暂时也没有那么多的货源。

竺瀚觉得自己像是在听天书,觉得妻儿口中的南地不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问:“咱们漓州还产糖?”

罗英就告诉他:“不是。糖是海外的甘蔗园产的,加工之后运到南泉。上岸的地方在漓州,才叫漓州糖。”

竺瀚还是不解:“那为什么不叫南泉糖,叫漓州糖?”虽然南泉是漓州的首府……

“不知道。大概是商人们叫出来的。”竺年只关心能不能赚到钱。

尉迟兰就顺势问了南地的各种物价。

竺年如数家珍:“柴米油盐酱醋茶,各地的价格都差不了太多。我是说普通日常用的那种。好的那些价格也不便宜。”

尉迟兰就说了京城和黑荥的物价:“那还是南地便宜。”忍不住又说道,“南地的盐怎么那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