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玄道长是个微胖的中年妇人,嘴角老含着点笑意,看上去亲切又和气。上官筝态度冷漠,她也不觉得局促,只温声细语,先将王府内上下人等都问候过一遍,又提起东都内新近流行的保养之法,然后委婉的提醒上官筝,她的气色看着不好,并表示若她信得过,自己有个养颜护肤的方子效果很不错。

她态度和气,温言款款,引的众丫鬟都不觉听住了,上官筝却依旧面无表情,毫无反应。静玄似是有些尴尬,左右看了看,不自觉抬起手来要去抿头发,只才刚展开袖口,便隐约露出腕上的一只羊脂白玉贵妃镯来。

上官筝一眼瞥见,不觉瞳孔一缩,忙下意识得去看室内的丫鬟,随即便是心中一松。那只玉镯,她再熟悉不过了,原是母亲给她的陪嫁,她在手上足戴了有七八年。

当日重雪芝被掳,为了压惊,也为了代丈夫赔罪,她分明将这镯子赠予了重雪芝,却为何会出现在这姑子身上?幸好她的贴身侍女已被换掉,否则,若被她们给认了出来,只怕就再难瞒过鲁王了。

心思急转间,上官筝似是提起了精神,问道:“敢问道长,人死后,会去哪里呢?”这正是静玄的专业所长,忙答道:“人死之后,自然是要去地府接受审判的,根据其在阳世的所作所行,进行功德罪孽的核算”

她低声絮絮讲了些酆都景象,又讲了些天尊如何慈悲,从地府中拔擢罪人的小故事,然后话锋一转,却说起非寿终正寝者,在地府内如何的处境悲惨来,直听得上官筝焦心不已,忙问道:“敢问道长,可有什么解救之法?”

这正中静玄下怀,忙安抚她道:“王妃不必焦急。贫道既然提出,自然就有解救的办法。”然后,将自己一门的科仪法事之效果,大大的吹嘘了一番,恨不能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上午做了超度法事,下午亡魂便能立刻得到追荐超脱。

上官筝果然十分心动,忙问她做法事可有什么讲究。静玄道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只需提供亡者的姓名、生辰八字,另有些日常贴身的物品即可。

她没有提到礼金,上官筝却心知肚明,二人很快便约定好了日期,定在两日后的下午,由上官筝亲去玄慈观中,为上官行舟进行超度。

静玄谈成了一笔大生意,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边,丫鬟们将谈话内容上报到鲁王那里,鲁王见上官筝似是有所振作,便同意了她去玄慈观,只又安排了更多的人手跟着。

二日后的响午,上官筝准时来到了玄慈观,身后还跟着浩浩荡荡的随从人员。

玄慈观提前得了消息,早已将法事所需的一应物件备好,只见三清殿前一片空旷,上摆着香炉、木鱼、罄等法器,七八位道长也已穿好了金丝银线刺绣的法衣,正襟危坐的站在一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