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透那时还是个玉雪可爱的乖孩子,听完父亲的话后,立刻便要去寻文章来读,却被上官行舟给叫住了。上官行舟看着儿子稚嫩的小脸,一时间竟有些恍惚,待回过神来,问他道:“你如今已要开始学诸子了吗?”

上官透神色懵懂,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童声稚嫩道:“是夫子让透儿读的,说是可以增长见识。”上官行舟看着儿子那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被他逗得笑了,他想了想道:“也好。今日爹爹有空,咱们就来讲一讲诸子吧。”

第99章

他从身后的书架上取下一本《诸子略》,然后翻到序言页,吩咐道:“透儿,你来,先把这篇文细细读上一遍。”上官透乖巧的应了,接过书高声诵读了一遍,继续一脸懵懂的看向上官行舟。

上官行舟微微含笑,问道:“透儿,你可有什么想法吗?”上官透抓着脑袋想了想,犹疑道:“他是说,每一种流派都是有缺点的。那,透儿是不是每种都要学?”

一想到每种都要学,他红扑扑的小脸蛋儿立刻皱成了一团,活像是冬日枝头上皱巴巴的红枣儿。

上官行舟笑道:“倒也不用每样都学。”上官透听了,顿时长松了一口气,面上又重新舒展开来,只期待的看向父亲。

上官行舟微微一笑,取过书籍在手,朗声道:“历代治国,只以道儒法夹杂,能通读这三脉,便已足够你受用终生了。”

上官透在心中数了数,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立刻神色又松了些,只挺了挺笔直的小胸膛,认真的看向父亲。上官行舟道:“就像这文中说的一样。

儒家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道家者流,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法家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这里都已说的很清楚了,为父便不再多言。为父要说的,则是另外一件。”

他继续读下去,“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这里几句,透儿,你可明白这其中的意思?”

上官透到底年纪尚小,殊途同归的意思他是懂的,但是合起来就不懂了,他皱眉思想了半天,还是老实答道:“透儿不知。”

对他这个答案,上官行舟并不觉得意外,他略思忖片刻,温声道:“这几句话是说,诸子的观点主张里,有很多相互矛盾,相互针对之处,但若要论及本质,却都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