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逐渐的虚弱,在最后的时间,葛朗台太太能预感到她回归上帝怀抱的日子,让女儿请了大主教来,在大主教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只一副向往的安详的表情握着自己女儿的手。
大主教做完法师,葛朗台太太亲吻了一下主教戴的十字架上的圣像,对自己女儿说:“欧也妮,我的女儿,我们彼世再见。”
送走了两个至亲的家人,欧也妮变成孤独的人了吗?其实也不是,葛朗台家依旧热闹着。
从欧也妮40岁的时候彻底不打算结婚后,她将
索莫城的孤儿院划到葛朗台名下,全资资助这里的孩子,从成长到上学到学一手本事。
虽然是全资资助,但是欧也妮坚决不要孩子们改姓葛朗台,她做的就是完全的慈善。而且欧也妮知道人性,如果哪个改姓了葛朗台,那么被金钱蛊惑的人心,会让欧也妮失去做慈善的初衷。
这些孤儿们让葛朗台庄园一直处于热闹状态,是纯粹的像家人一样的存在。
作者有话要说:欧也妮会做慈善,但是不会领养孩子。最后一张交代欧也妮的最后和过度到下一卷。
猜猜欧也妮最后会散尽家财吗?(那可真不葛朗台呢~)
第100章 end
1870年法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普法战争,法国向普鲁士投降,这是法国投降史上重要的一环, 一国国王率领八万士兵给敌人投降,这是怎样的屈辱!这个屈辱还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不断在接下来各个战役中出现。
这时的法国就像是中国古代的南宋一样,经济强盛军事却很弱,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妥协的最好方式不就是投降嘛~但是革命派和无产者是勇猛无畏的, 他们把这场战争当成了民族战争。
整个法国乱成了一团, 无产者起义,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 外敌长驱直入……
即使战争发生在德法交界处的省份, 但人是不能摆脱大环境生活的,在法国西部的索莫城也受到了影响,奥尔良身为法国的大城市被攻占,而欧也妮让她这些年来愈发庞大的近卫军加入到卢瓦尔集团军, 将侵入的敌军打败, 夺回奥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