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页

最早诞生于奥地利万吨运输船,在降低货运成本的同时,还有一个尴尬的问题——货物时常装不满。

这个问题难不倒资本家们,带一点儿土特产就可以填满仓库,蚊子再小也是肉,不能够浪费了。

维也纳政府的号召令多少还是有点儿作用的,各大出要粮食出口国都宣布减产,有多少效果就不知道了。

反正在弗朗茨看来,各国采取的措施处处都是漏洞,能不能把产能压下来,全靠农民的自觉性。

秋收刚过,一大波新粮上市,国际粮食价格继续开始下跌。资本家们知道厉害了,再这么跌下去大家都要完蛋。

为了维持粮食价格稳定,资本家们联合大农主,开始向政府施压。截止到1872年末,欧洲绝大部分国家都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

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为了稳定市场价格,资本家们不得不忍痛销毁部分农产品。

粮食进口国还好,关税上上去了,再销毁掉一部分过剩的农产品,市场很快就恢复了稳定。

仅仅只是保持“稳定”,想要粮食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仍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粮食出口国就惨了,除了滞销还是滞销。这一年欧洲大陆爆发的贸易争端,比过去五年加起来的总和都要多。

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自然是俄奥普波四国。为了缓解危机,1872年10月份,维也纳政府宣布收购270万吨小麦、480万吨黑麦、380万吨玉米、190万吨大豆进行战略储备。

当然这是有附加条件的,本次收购的农产品仅限于本土出产的新粮,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粮食价格保护价收购。

先是去库存,现在又开始恢复库存,没有任何毛病。受这一利好消息刺激,奥地利本土市场的粮食价格终于稳住了。

国际粮食市场仍然没有起色,现在已经粮食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市场已经饱和了,很多粮食进口国都暂停了粮食进口。

看到维也纳政府收购粮食充当战略储备,容克贵族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出谋划策,要求普鲁士政府增加粮食战略储备。

柏林王宫中,关于这个问题的会议已经开始。对增加粮食战略储备,威廉一世没有任何意见,唯一的问题是普鲁士政府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