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西非棉花种植基地,也好不了多少。这些年的产量几乎没怎么增长,国内的资本家同样是美国棉花的忠实粉丝。
没有办法,这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企业要是不用联盟国的棉花,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产业都跑去扶植,分散精力的结果,最后往往都是一事无成。奥地利在棉纺业市场上没有优势,维也纳政府自然不会在这上面投入。
要不是少了这一个强力对手,大家的日子还会更加难过。
目前美洲的粮食出口大国,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不过这两个国家人少,粮食种植面积有限,产能并不是很大。
起身徘徊了几步,亚历山大二世灵机一动,做出了决定。
“回复奥地利人,告诉他们俄罗斯帝国也是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同意削减粮食产能。具体措施就效仿奥地利好了,只不过需要改一改。
土地休耕法没有问题,搬过来就行了。开荒法改为从现在开始:新开垦出来的荒地,五年内不得种植粮食。”
亚历山大二世已经见识到了产能过剩的后果,既然国际粮食出口已经无利可图,他也不想继续增加粮食产能了。
既然如此,干脆给维也纳政府一个面子好了。俄罗斯帝国暂时不在增加粮食产能,但减少产能那还是算了吧,这么富有挑战性的事,不是沙皇政府能够做到的。
第九十五章 大兼并时代
农业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局限在欧洲大陆,美洲也没有能够逃过一劫。
欧洲粮食价格暴跌,自然有资本家把粮食运出去售卖,美洲粮食价格也被打了下来。
航运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海运成本,万吨级的远洋运输船变得多了起来。在这股东风之下,奥地利倾销出去的粮食,还远渡重洋进入了日本市场。
当然,这只是顺带的,专门运送粮食去日本卖,利润还是太低了,大家还没有这份儿闲心。
受明治维新的影响,最近几年日本从来欧洲进口的机械设备数量大增,贸易往来变得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