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得同船渡,这也是上天可怜我水生苦了一辈子,将我送到贵人身边。只需入了人家的青眼,这辈子的富贵就有了。那董大郎不过是做了胡总督的幕僚的便宜舅子,不就混得风生水起。听人说那幕僚在胡大人府中屁都不算一个,跟门房一样。可就这样,董大郎靠了这层关系,摇身一边,坐了南京打行的头把交椅。”
“那吴大人也不知道什么来头,看成安伯同他如此热络,定然是和胡部堂一样大的官儿,我若结识了他,岂不比董大郎更威风。”
“水生你这个笨蛋,竟然放过了这个大机会。”水生只想给自己一记耳光,又有点想哭的感觉。
背后,有人喊:“小水,你的鱼,鱼……”
水生却不理睬,就这么失魂落魄地走着,也不知道怎么回了家,这才想起自己将宗伯送的那两条刀鱼丢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笑道:“水生啊水生,你好没出息。男子汉大丈夫,要想出人头地,得不怕死,敢打敢杀,怎么想得学那董大郎去攀高枝?”
“该着你命里没福,怨不得别人。”
想到这里,他平静下来,伸手敲了敲自家的门:“娘、嫂子,水生回来了。”
……
吴节被应天府把县的知县和府学的学政接了,一路浩荡去进了贡院。
按照朝廷的制度,接下来一段日子,吴节和蛾子母子就要住在这里。
贡院里,应天府尹早已等在那里,而万文明的酒菜也早送了过来。
应天乃是留都,应天府尹和顺天府尹一样地位尊崇,位在六部尚书之下,侍郎之上,堂堂三品大员,自重身份,自然不会去接吴节。
吴节按照下级之礼拜见了府尹,就坐在了万文明下首。
府尹是因为身份太高,而万文明则不习惯同文官打交道,二人同吴节和众文官寒暄了几句,又吃了几杯酒,就告辞而去。
等送走了这两位高官,酒席上众官员都同时放松起来,气氛也热烈起来。自然是一通叙话,又是诗词,又是酒令,闹到半夜,这才各自散去。
天气已经热起来,花雕酒又醇厚,吴节热得浑身都是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