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形单影只的帝王会被人轻而易举拉下王位,脑袋落地。戎策用一次北征获得了数十位武将的拥护,他们大多是太子的亲信,也是叶南坤为储君留下的忠臣。戎策又有意扩大伏灵司的势力,杨幼清曾经埋下的暗桩纷纷崛起,直接绕过佐陵卫成为陛下的耳目。
叶斋本以为他那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兄弟迟早会因为不懂政事被朝臣冷嘲热讽,最后变为他的傀儡,或者直接让贤。可谁知戎策竟然有点手段,让许多曾经中立的大臣倒戈。这后面,大概有那个瞎子四弟推波助澜。
等是等不来机会的,叶斋演不下兄友弟恭的戏份,想要主动出击。他进宫面圣,谁知李承告诉他,陛下在后花园和太后赏花。
叶斋只能忍气吞声,来到花园,恭恭敬敬给母后和小皇帝请安。戎策站在孟采薇身后得意地冲他一抬下巴。叶斋有种莫名的感觉,戎策这算是鲤鱼跃龙门了,但私下里他的举止神情和往日别无二致,依旧是满山乱跑的那个少年。
二哥,朕方才还说,有件要紧的公务只有你能够处理得当,戎策在孟采薇面前一向乖巧,这一点比他二哥有过之而无不及,南绎不知为何忽然降温,不仅冻死大量的冬小麦,且他们未能存够棉花来制作御寒的衣物。
叶斋琢磨了下,说道:可是我们霖州存粮也不多,就说棉花,其实不如岳州产量更高。我们若是伸出援手,一旦初春大旱,霖州百姓如何是好?
朕并非意在捐献粮食,而是想让二哥代表北朔去谈判我们以此次卖存粮为契机,打开南绎市场。棉花种植需要合适的地理环境,南绎本就种不出优良种,若是长久以后他们依赖北朔所提供的必需品,我们不是等同于握住了南绎一门命脉?戎策微微一笑,常人谈判也许只谈一桩生意,但我知道二哥的能力,不会让大家失望。
叶斋知道他的打算,廉价卖给南边吃的喝的,南边得了好处不再种植这些之后,某天断了货,南边得急得狗急跳墙。但是难度太大,叶斋就这么跟江商局的王爷谈交易,会被人当狂妄自大的傻子扔到邱江里。
于是叶斋摇摇头:这实在是有些难为人了
戎策眉头一皱,望向孟采薇:母后,还是让叶亭来试一试吧。她上次传信与我,说同江商局的十一王爷有些私交,也许能说动对方。
这种肥差可不能便宜了那小丫头片子,叶斋急忙伸手:不用麻烦四妹,我刚想起来,曾经与几个南绎的商户有过合作,不如以此为突破口,到可以一试。陛下还请放心,放心。
戎策自然放心他做生意的本事,果不其然,十天之后,叶斋自南绎回来,说事情已经办妥,就等着漕运出船。作为皇帝,戎策十分欣慰,但他注意到,叶斋回来之后神情好似有些不对劲。
趁着叶斋不在朝堂的这几日,戎策迅速扫清了他大半的党羽,用的方法却是提拔,给他们更高的俸禄,然而夺走手中实权。这些人敢怒不敢言,写信与叶斋却被伏灵司半路拦下,只得收拾东西哭丧着脸走马上任。
叶斋并未恼怒,这在戎策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