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七零甜妞凶猛 般柴 611 字 2022-11-28

孟桂英听说了,悄悄告诉沙雕爹,老驴头也找过来,说阮想福钻了几回饲养室以后,队里的几头大牯牛就蔫蔫提不起精神,来一回蔫一回,不知道他干了啥。

还是卢南樵见多识广,怀疑阮想福往大牯牛身上扔了蚂蝗,一次扔七八只,蚂蝗趴在牛身上吸饱了血,摘下来,扒掉蝗皮,配点蒜蓉豆芽蒸熟了,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牛血旺。

这个损招连同仙人钓,最开始都是插队知青想出来的,阮想福不知道打哪儿学会了,跑到芦庄祸祸姐夫。

李家人借着这件事蹦跶地欢,末了一无所获,没伤到沙雕爹一根毫毛,还帮了他一个大忙,把阮想福这条癞皮狗送进班房,把阮德贵两口子也揍得不敢再进芦庄。

甘大海因祸得福,彻底摆脱了这门奇葩亲戚,至于丢掉的威信和人品,以后慢慢还能攒回来。

甘露在家里住了两天,好好盘点了一下自己手头的钱和票据。

钱就算了,拿到哪儿都是钱,票据却是有使用期限的,过期作废。

只能在堃县使用的那些,她最近几个月通过各种渠道,都换掉或者卖掉了,攒了一千多块钱。

韩小梅的妈妈帮了不少忙,她在邮电站坐班,卖邮票、卖信封,收发电报,顺便也帮她处理各种票。

她的家在堃县,公社的人摸不透她的根底,相对安全,甘露很感激,送了她不少紧俏票。

胡仁杰丢失的那个布兜,除了装这些票,还有两千多块钱,甘露大手大脚花了半年,零头都没花完,还剩下两千四百多块。

加上从彭绍那伙知青手里讹来的三千多,处理票据的一千多,卖白壳猪的一百多,手上已经有了七千三百二十块红星币,最大面值十元,厚厚一大摞,一只手攥不过来。

幸福啊!有钱的感觉,真好。

甘露美滋滋,把钱用报纸裹成砖头,塞进一个铁皮糖果盒里,不打算深埋地下,打算带去沪城,找几家银行存起来。

这年头没有互联网,银行之间信息不互通,储户存的钱只要不是数额超大,都很安全,利息还高。

正月的时候,甘露借着“抄家门”,顺势讹上了王安生那伙知青,为了做得天衣无缝,她狠狠心把那笔钱扔进灶膛里。

怕被人撞见,在三卷钱的外面裹了一层发面,揉成三个面团,趁着烧开水的机会,扔进锅底毁灭罪证。

风平浪静以后,她掏炉灰,掏出三个黑漆漆的炭球,剥掉外面那层炭化的面团,里面的钱安然无恙!

意外之喜,她忙不迭地又把钱埋进炉灰里,又发了一回面,把窗户上贴着的塑料纸撕掉,裹住这笔钱,藏在揉好的大年糕里,上屉蒸熟,当成“祭糕”,连夜端上南山坡,孝顺亲妈兼转移藏匿地点。

对甘露来说,只要熬过那次蜀黍搜查的难关,这笔钱就可以重见天日,存进银行吃利息,被金圆券的那一捆半洋钱,却不可以,绝对不能见光,只能继续深埋。

傻爹藏在爷爷奶奶坟里的宝贝,甘露旁敲侧击追问好几次,傻爹就是不说。

甘露私底下猜测,不外乎就是大小黄鱼,存折,美刀,珠宝首饰,最差也是一堆银元,古玩玉器的可能性都不大。

那时候是乱世,乱世爱黄金,不爱收藏,甘金花戏唱得好,书念得不多,缺乏搞收藏的眼力和底蕴。

搞定这些琐事,甘露又回到公社,去了卢南樵的小院,没去白云中学。

她虽然没办退学手续,却彻底不去教室上课了,寝室里的行李卷也拉回村里了,摆在她面前有两件要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