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在石滩上,加莉娜与詹姆斯曾经就毁坏面部做出的判断。她很清楚,这个案件也是熟人做案的可能性极大。
但一想到熟人作案,简仁又有些迟疑。
按理说,如果一个人需要杀死自己身边的某位熟悉的人,那么这个仇恨应该深到难以化解的地步。
而她从鉴定报告中得知,死者的致死原因是溺水。报告中还特别指出,死者并不是在海中溺亡的。在死者的肺部并未检测出吸入性的海水成分。
结合尸体手部因抵抗产生的伤痕及头部毛发的受损情况,法医比较倾向于被害者被凶手强制按入普通自来水中溺死。再经过长时间的冷藏,最后才被弃尸大海。
还有一点令她感到不解的是,尸体上并未发现任何被殴打过的痕迹。
可以说,那名凶手准确且快速的完成了整个溺毙过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手法精准,动作干净利落。
第二百七十五章 案例研究二
按照简仁的想法,如果凶手十分痛恨死者,就这样简单的把对方淹死之后再伺机抛尸,未免显得太冷静了。
而且,这位作为凶手的熟人是做什么的?
他为何能够表现出如同专业杀手般的行动能力?
但如果说是专业杀手所为,那杀手为何又要划破死者的面部?
对于杀手来说,他与死者本就不认识,完全没有必要多次一举。而对于雇佣杀手的人来说,他肯定也会在杀手动手当天为自己制造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所以,无论是将案件的思路引入熟人作案,还是雇凶杀人。
简仁认为,在这两种假设中,都有不符合逻辑的地方。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个熟人凶手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冷静的家伙。并且,他为了这次谋杀,早已预谋,甚至练习了许久。
但无论如何,简仁看着卷宗上关于对熟人作案的推断,还是产生了一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