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这条过道,首先需要脱光衣服,进行一番紫外线消毒,然后便是碱性沐浴、酸性沐浴、蒸汽沐浴三重消毒过后,再换身轻便严密的防护服,陆渊这才真正踏入了临时实验室内。
室温保持15c,确保真空无尘环境,就在走廊的玻璃内,无以计数的精密纤细的机械触点,正在把肉眼无法察觉,银白色的液体装载进入透明的梭形弹头之内,紧接着一系列的戳来戳去,安装细小犹如毛发粗细的零件,一切全部自动完成,毫无人类能插手的地步。
而等到彻底组装完毕以后,这枚长度大约三十公分的梭形透明弹头,就算完成了组成,被立即运送进银色的合金箱子内,“喀嚓”两声,支架自动扣住梭形弹头,完成了锁死步骤。
接下来,这个合金箱子将被运至超低温的液氮内部,进行密封储存,在没有陆渊指令之前,它将会一直处于整座基地最严密的地方保存。
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些装满了银白色液体的弹头,就在于它的重要性。
u盘危机重重,除了某些无法抵挡的气象地质灾害外,很多电影的危害之处,就可以使用这个东西来解决。
ase-171版本的纳米机械虫!
就是最初陆渊曾经使用过,用来制服液态金属机器人的那种集群纳米虫的升级版,根据重新编组后的程序,这些纳米机械虫装载进入弹头后,一经发射,就能迅速吞噬一切物质,在没有得到进一步命令前,绝不会停下。
第一百二十七章 edi战机
ase-171版本的集群纳米机械虫,对比以前版本的机械虫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可以自编程,可以吞噬金属进行自我繁衍低版本型号的纳米机械虫,在另外个世界本身是设定了自定义限制密码,无法用在军事用途上的。不过这不是有着r公司总裁这个“间谍”在嘛,破解这个限制也不算太难。
有了这个版本的集群纳米机械虫,陆渊就能用来对付u盘产生的大部分可能性危机,确保自身安全。
“这是个好东西。”
站在钢化玻璃外,陆渊轻轻说道。
这的确是个好东西,不止在于它能用来确保自身的安全,应对u盘所带来的威胁,而它原本就是个很厉害的武器。
一枚装载了一个单位ase-171版本集群纳米机械虫的弹头,足以摧毁如同东京市这样巨大的千万人口城市,而且没有任何辐射,还可以自定义程序,例如设定为只吞噬金属,不吞噬任何生物等。还能随时终止程序,停止吞噬,用起来不要太方便。
而这样的弹头,在这里有整整十枚!
即是说,陆渊此刻也许没有投放能力,但绝对具备潜在摧毁十座特大城市的力量,掌握了至少上亿人口的性命。这一切,全部都是u盘所带来的。
整座海底基地的建设有条不紊,在参观完a区所有地方后,陆渊首先肯定了桑尼的工作,并对其做出了高度评价,随后结合基地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基地工作需要兢兢业业,在艰、难、险、阻任务中,不惧辛苦,不怕困难;二是未来时期需要面对新挑战,要更加重视基地安全问题,提升安全警戒程度,做到不疏漏、不放松,提前计划安排好风险管控;三是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严格按照预先计划执行,在提升基地快速建设的同时,也要保障最终建设质量。
以桑尼为首的上千ns-5机器人,首先是感谢上级对它们工作的肯定,其次表示绝对服从上级指示,严格依照指示行事,争取早日完成海底基地建设工作。
“对了,edi改装的如何了?”
似乎想起了什么,陆渊回头看向桑尼。
“基本框架已经完成97,剩余所需时间5小时12分47秒……”
“唔,那也就是说,差不多快完成了吧?”
陆渊若有所思:“这速度还算够快了,怎么样?edi的性能还不错吧?”
所谓的edi,便是电影《绝密飞行》中的那部ucav无人航空战斗机,是一架极为先进的ai智能控制,搭载了量子计算机的隐形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