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乾清继续大声问着,本想问“究竟是什么“人”,而这“人”字竟没有说出口。
回响过后,一片死寂。
“夏公子,快走吧!”曲泽快哭了, 毕竟是女子,她也从未碰到这场景。
门外院子被月光照的发亮,乾清觉得自己是一条潜入深海却又不能呼吸的鱼,似是被什么掐住了咽喉,无法呼吸,想本能的往门外亮处逃。
曲泽见他想出来,便扭头也要跑。
“先别动。”乾清猛然说了这句,这三个字冷得出奇。若说换作几年前乾清见了鬼怪,早就逃的没影;即便今日,乾清还是打着这种算盘,毕竟什么东西都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但他不想走。
“夏、夏公子……”曲泽诧异的看着他。
乾清犹豫了一下,便猛然提起灯笼转身回了古屋。
“小泽,你可知,”乾清微微回头,用一种他自己也琢磨不透的语气,“若是易厢泉在此,他定然会进去。”
“那是易公子!”
乾清只是轻松一笑,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变得冷静。
“跟着易厢泉呆了一段时间,我也变得有点不信邪了,”他转而猛踏进去,恶狠狠大声道,“就算是有鬼,又怎样?它有什么通天本事,谁又规定那凡人要怕鬼怪?小泽你……你站在门口就好,看着点我身后。”
乾清此言一出,立刻暴露了自己胆怯之意,让曲泽盯着身后,只是防着什么东西猛然蹿出吓到自己。
既然要打定主意找“暗门”,就必定要伸手敲击摸索。乾清咽了口吐沫,一寸寸的用手摸着墙面,丝毫不敢怠慢。
墙壁粗糙冰冷,又泛着土腥味。乾清汗如雨下,好像闻到茅厕的臭气,哑儿的血腥味儿,屋子潮湿的气味和尘土的味儿。也许都是心理作用,但他脑中仍然闪过无数混乱的念头。
墙壁变湿了,乾清心里徒然一凉,细细思索这才知道是自己手心出汗的缘故,不由得舒了一口气。
他突然停了。
是画。墙上有两幅画,乾清白日里来时只记得有画,却不记得画中是何物。他提起灯笼照去,左侧的并非是画作,而是是书法卷轴,无落款,无拓印;右边才是真画。这书法和画作挂在一起虽然得体,但陈设总讲究对称美,这两幅作品却是不对称的——两幅作品长短不一。书法卷轴长些,画作略短。
乾清犹豫一下,提灯,先看了左侧书法卷轴。上面不过是首普通诗歌,字迹苍劲有力。乾清看着这字眼熟,好像同吴白书房悬挂之作一样,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目光再移,两幅作品的纸张颜色明显不同,做工也不同,分明不是一个年代的产物。
书法更新,画卷更老。乾清眯眼,退后几步,画卷被灯笼照亮。
待他看清画中之物,微微一愣。
☆、第二十章 姑娘
画的颜色虽然褪去,可还是能够看得清楚。画上是一个姑娘。乾清有钱闲得无处花时,也会买点字画装模作样挂在房间。不懂画,胡乱买来故而被坑骗银钱数次,倒也长了记性,如今他还算比较识货。
此画技术精湛,一看就是极好的画师所作。画中的女子正在睡觉,双目虽闭却是柔情似水,鼻子娇俏似是仍在呼吸一般。双袖掩住口,沉沉伏案而睡,着实是美的不可方物。
乾清再一细看,觉得这画没画完。
人是画的差不多了,但是背景却是没完成的。他看此画看得痴迷,一时竟然忘记了恐惧。看那姑娘的衣着,不是本朝人。她长得也不似唐时女子一般富态丰腴,手腕上似乎还有镯子,乾清正盯紧欲细看,远处却传来曲泽的声音。
“夏公子!你怎么了?在看什么?”
乾清这才回头,赫然想起自己还在这闹鬼的黑屋里,这才惊觉。这画的内容,他也不在乎了,随手掀起画卷的一角探到画的后面去。
戏文里,说书人都说过,这机关要掩住,定然要靠遮蔽。乾清想都不想,就上手摸着画后墙面。他运气实在好,真的发现一只短短手柄。
“找到了!”乾清兴奋异常,二话不说,猛地一拉,竟然没拉动。
“夏公子?”曲泽见状欲进来,却似是不敢进一般。乾清扭头喊道:“不用进,马上开,多半是年久不易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