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这里面有隐情?
萧然见我突然打住,问,“怎么了?”
“这个能借我吗?”我指着张哲教授的签名说,“这位老师就是上次借给你的U盘的主人哦。”
“哦,你是他的助理啊。”
“只是个打杂的学生助理而已。”
“都拿去吧,”赵天成一脸满足地把文档袋丢给我,“本来就是复印给你的。”
“你们还真好意思啊,”我鄙视地收着纸片,“堂堂警察居然厚着脸皮找学生当免费劳工。”
“哪里免费了,不是请你吃饭了么?”
“不是米线就是麻烦烫,成本也太低了吧?”
要找张哲教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明明已经是个大叔了,整天还到处跑。除了上课和特约咨询以外的时间他都在外面瞎转悠,上次听说我跟篮球队的人认识,硬是要我去联系了个篮球队和教师队的比赛,输得一塌糊涂还乐个不停。不过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本钻研心理学。整天面对着人性的阴暗面,想要自己阳光起来可不容易。
作者有话要说:
☆、暗示
我约了张哲教授在校外的榕树咖啡厅见,依然是最里面那间包厢。我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就抢先说,“你是想问尚馨的事吧?”
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跟我一样,能借助人类面部表情看穿对方心中的想法。不过人家这可是多年学术和实战经验积累出来的真本事,我这个在外行眼里算是特技的小把戏,到了他那就是班门弄斧。
“我觉得你写的这份病历感觉不对,”我老实拿出了病历的复印件,“看起来是勉强治疗了两周之后,赶紧把患者扔给了精神科。像尚馨老师这种案例的话,应该一下子就能看出是精神科领域的患者,不应该勉强先进行心理治疗的。而且为什么要等病情发展到这么严重才来求医?抑郁症的症状不用等半年就会十分明显了吧。”
张哲笑了一下,略带嘲讽地说,“所以说你还完全不行啊。”
“什么意思?”
“你以为国内能淡定接受心理甚至精神障碍的人有多少啊?”
“还好吧……”
“好个屁啊,你上课的时候没听讲啊?”张哲摆摆手说,“要是以二八理论来说的话,在心理学领域,国外做临床应用的占八成,理论研究只占两成,但国内却刚好相反。而且在临床应用方面,近几年也只有一线城市才开始兴起。别说精神病治疗了,就算是心理咨询也只占少数。那些人啊,就算知道自己有问题,也不会去寻求专业医师帮助的,而且他们的家人也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家里出了个精神病人啊。”
“但尚馨和谢涛夫妇可是大学教师,高级知识份子呢。”
“高级知识份子里的迂腐之徒大有人在,而且家里的老人对这种事敏感着呢。”
“那么,是因为这些原因耽搁了治疗,忌讳去看精神科了?”
张哲叹了口气,“不仅如此啊。对了,你是在帮警察查案吗?”
“也不算,只是协助打听点消息而已。”
“也不是不能告诉你,不过你小子嘴巴得给我闭紧点。这事在老师之间已经不是秘密了,不过毕竟人都死了,要是这事再传出去被学生知道也挺影响尚馨名声的。好歹给死人留全脸面吧。”
据张哲所说,当时联系他去给尚馨诊断的是文学院的顾老师。顾老师跟尚馨是好友,在住院期间尚馨表现出轻微产后抑郁症时她没怎么担心,因为她看得出来尚馨的整体精神状况十分良好,尚馨出院后一段时间也并没有精神障碍表现。
但在尚馨出院两个月后的一天,顾老师在QQ上看到了尚馨给她发的一段留言。留言中对具体事件写得十分模糊,不过主要意思是说尚馨怀疑谢涛有外遇。
顾老师再次去家里看尚馨时,尚馨整个人瘦了好几圈。不仅仅是因为产后的身体虚弱,自从对谢涛的有所怀疑后,她更是从精神上受到了打击。顾老师先是安慰了她,暗中也开始在学校留意谢涛的行为,发现尚馨的怀疑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然而有件事顾老师觉得很奇怪,谢涛的行为十分隐秘,她好不容易在学校多方打听,偶尔还悄悄跟踪谢涛,才好不容易发现了些蛛丝马迹。因调养身体整日待在家的尚馨是怎么知道他有外遇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情况大条了,尚馨说有个陌生号码不时就会发一些内容很隐晦的短信给她,暗示她谢涛有外遇。她在谢涛的手机上没有找到那个号码,问了些熟人后也不知道这个号码是谁的。
“打断一下,”我说,“内容隐晦的短信是怎么个隐晦法?如果是小三发的短信,应该是很直接地向尚馨宣战,如果是尚馨的朋友,应该会考虑到她现在的状况而保持沉默。为什么即想告诉她,又要很隐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