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伟人鞍钢宪法的体现,企业生产者要参与管理。好像德国也是这样搞的,十二人以上的企业就必须组织企业员工成立企业委员会,参与管理。
可是这个模式也有弊端,那就是企业里无法保守秘密。
米国的特工在国内已经形成了情报网,一旦集团的高级机密泄露,让米国知道江山集团已经在高科技上具备了和它竞争,甚至是超越它的实力,那么,米国必将不惜代价将江山集团扼杀在萌芽中!
特别是刘万程已经把张静派到了米国,试图利用在米国的道林公司,向米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渗透,和他们公开竞争。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江山集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科技产业,已经实实在在构成了威胁。
尽管为了不引起米国的注意,刘万程故意将产品科技成份降级,避开米国的优势产品,不与其公开竞争,希望可以以此来潜移默化,暗中竞争。但这是在米国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做,一旦米国知道了江山集团的真正科技水平,就不可能不采取措施了。
一个国家机器,真正打算对付你,你又在它的国内有公司和经营活动,它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抓你,甚至安个罪名把你终身监禁。
江山集团,特别是老魏的实验室,到底具备了怎样的科技能力,这个是必须要严守秘密的。
赵一舟担心的,就是员工委员会知道这个秘密,从而造成秘密向下层扩散,最终被米国注意、盯上。那样,刘万程和张静是真的会存在巨大危险的。
所以,为了防止泄密,赵一舟也要解散这个员工委员会。如果刘万程不同意解散员工委员会,他就要去找首长,说明厉害关系,让首长出面,强迫他解散。
但参加了这次茶话会,让他了解到,原来员工委员会也有保密制度,集团的机密只到总代表这里为止,不会再向下传达。
而且,为防万一,集团内没有生产职能,只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心实验室,是没有成立员工委员会的。
也就是说,员工代表只知道老魏的实验室存在的意义,也知道这个实验室花费巨大,但实验室研究的具体细节,达到了什么水平,他们并不知道。这个除了刘万程和高强,连高秀菊都不清楚。
上边让赵一舟过来,协助刘万程管理集团公司,其实就是为了给刘万程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运作实验室,拿出更加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来。
也是通过这次茶话会,让赵一舟对员工委员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有着理智和智慧的组织,与国外类似的组织,还是有着实质性区别的。他们知道维护集团的利益,工作的重点,在于为集团员工减负,监督集团管理层合理合法运作。
如果是这样,倒不一定非要解散员工委员会了。赵一舟把自己的想法向上层做了汇报,得到了上层,特别是首长的支持。
然后,他就召集集团员工委员会的两位总代表,和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谈,把集团现在核心工作的意义以,都开诚布公地进行分析,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