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页

而此次官员的挑选,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收获。由于挑选了一些吴世恭的家奴,使得吴世恭的那些老家奴立刻有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而汝州大捷以后抓获的俘虏,他们似乎也看到了美妙的前景。

至少那些俘虏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是有可能转变身份,甚至成为高高在上的官员的。虽然汝宁军给予他们这种机会是相当渺茫的,但是这些俘虏至少也有了奋斗目标,就算是不能够当官员,起码能够成为吴世恭的老家奴也不错,所以这些俘虏的人心立刻安定了下来。

甚至那九百多名被俘的骑兵,也向汝宁军提出要加入到吴世恭的骑兵中。而合格的骑兵人选也确实稀罕,所以通过甄别以后,吴世恭就把他们打散,并降低军饷考察着留用了。

这段时间吴世恭似乎是诸事顺利,而李馨等人也终于缓行回到了汝宁府的宅子中。

而见到出迎的吴世恭,李馨压抑不住激动欣喜的心情,向吴世恭一福,腻声地叫道:“夫君!”

吴世恭憋住笑,转头看向了身后跟随着的竹韵,只见到竹韵的脸上也在抽筋。俩人是实在憋不住了,立刻是大笑了起来。而李馨她们却被吴世恭和竹韵的大笑搞得是莫明其妙,只有吴呈瑛傻笑着围着自己的父亲在打转。

而在乐观的表象下面,总会隐藏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侵犯的文官,一些在汝宁军收取抛荒地和推荐家族子弟中感到吃亏的官宦士绅人家,他们的一封封弹劾奏章 和抱怨私信又飞往了京城。

而这段时间,崇祯皇帝先为农民造反军渡过黄河而大动肝火,接着就听到河南腹地的一个个城池失陷的消息。可就在这一片黑暗中,汝州大捷的捷报突然出现,宛如是黑暗中的一片光明,使得崇祯皇帝是欣喜若狂。

可是很快的,关于汝宁军残害百姓,虚报军功的弹劾奏章 就上呈了上来。残害百姓倒无所谓,崇祯皇帝也不是初哥皇帝了,他明白哪一支明军不会残害百姓呢?但是虚报军功却让崇祯皇帝不舒服了。这不是让他的黑夜中的光明又消失了吗?

可接着,吴世恭写给秦公公的私信和叶忠写给王承恩的信也上呈到崇祯皇帝的案头。叶忠的信也就是那样,但崇祯皇帝一下子被吴世恭的信吸引住了。

为什么呢?因为吴世恭写的太直白、太详细了。作为一个受过现在教育的人,写东西用最简练,最清楚的语言,是每个学生的必修科目。而崇祯皇帝经年累月看到的大臣奏章 ,都是文字华丽的。可要文字华丽,那么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就要经常使用到。

可是崇祯皇帝了解天下大事却只能够靠大臣的这些奏章 ,那么一夸张、一比喻,使得崇祯皇帝对天下的情况心中都没有一个底。

因此,崇祯皇帝把吴世恭的信反复看了几遍,总算是对河南以及农民造反军的情况了解了一个大概。而在看信的过程中,崇祯皇帝责怪汝宁军虚报军功的心思也淡了下来。

崇祯皇帝尤其欣赏吴世恭所提出的:区域防守与全场紧逼相结合的战术,并且派人把此处抄录下来并亲自做了批注,并且派快骑送到总督陈奇瑜那里让他做个参考。

可是没过多久,王知县等汝宁地方官员弹劾吴世恭在汝宁府推行恶法,搞得汝宁府民沸人怨的奏章 又上呈了上来,这就让崇祯皇帝有些纳闷了,这薛侯召的赘婿前后反差也太大了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