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太好吧!”竹韵犹豫道,“过几天馨姐姐她们回来以后,看到宅子里这个样子,会不会怪罪奴婢没管好内宅啊?”
“馨儿巴不得是那样呢!”吴世恭取笑道,“你没看到当时裘嬷嬷硬要她改口叫我老爷的时候,她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呢。反正如果馨儿她要硬来,姑爷我就做主了,以后的内宅就一直归你管,气死她!哈哈哈——!”
“咯咯咯——!”竹韵也大笑了起来,笑过一阵后,竹韵接着说道:“这奴婢可不敢啊!惹得姑爷内宅不宁,那可是奴婢的大罪哦!”
竹韵说这话的时候眼波流转,显得是分外抚媚,吴世恭的咸猪手又忍不住摸了过去。看到了吴世恭的官袍已经收拾好了,竹韵连忙是笑着跳开,娇笑道:“姑爷!您今日里心情很不错啊?”
吴世恭点点头说道:“当然!姑爷我今天就要把汝宁府抓在手里。不过,小蹄子你别躲啊!”
竹韵是飞奔着逃出了屋子。看到天色已经不早,吴世恭也就不再和自己的小妾调笑了,安步走出了自己的宅子。
韩实立刻把人来疯牵到了吴世恭的身前。吴世恭跳上马,信步向着汝宁府城走去。这时候,吴世恭看到身边陪同的邓启帆好象心事很重,就问道:“邓先生,有什么烦心事吗?”
邓启帆一看四周,都是陶辛率领的吴世恭的亲兵,不惧被外人听见,于是小声地对吴世恭说道:“大人,您今天要和关知府谈的事那是太险,万一被朝中所知,可能会掀起惊涛骇浪。依学生所看,还是缓一缓再说,有些事不用太急。”
吴世恭其实早就拿定了主意,他摇摇头说道:“等不及了。要是等到汝宁府和归德府发生了民变以后再实行,那么可能已经是来不及了。这次我也是铁了心,就算是关知府不答应,我也要强行把这几条法令推行下去。”
“这次汝州之战,永利叔带着我们汝宁军近七成以上的兵力,与陕匪小部作战,就差点打得是十分狼狈。通过询问抓来的俘虏,这次出现的也就是张献忠和罗汝才,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角色(吴世恭因为不知道历史,所以根本不知道张献忠和罗汝才在明末的赫赫威名,所以吴世恭也就当他们是小角色了)。”
“如果这次来的是高迎祥和李自成怎么办?他们的实力可是大大高于张献忠和罗汝才的(吴世恭在这里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了,不过名气响确实好混啊)。那我们的汝宁军还挡得住吗?”
“居安思危,我们就是要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不仅不能够添乱子,而且要能够给我们汝宁军供粮、供人。所以,那几条法令的执行是迫在眉睫。今天关知府那里,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说实话,他如果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汝宁军就是用刀子也要逼他拿出官印来了。”
“当然,邓先生所虑也是,这事一旦传了出去,肯定对我们相当不利。可是相对于我们汝宁军的将来,冒这些险是值得的,我们的道理也可以讲得通。不过,最好还是让关知府主动配合吧。要不然,我为什么今天要和他去谈一谈呢?”
见到了吴世恭主意已定,邓启帆也就不再相劝了。
吴世恭来到知府衙门以后,知府关可颂和知府衙门的全部官员早就来齐了。关可颂的准备很充分,他竟然把附郭的知县和相邻两个县城的知县也都叫了过来。
一行人行礼互贺新年以后,所有人都落了座。关可颂一捋胡须,问道:“吴都司今日来找本官和众位同僚,是所为何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