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恭让叶忠主动向崇祯皇帝和内廷提出:不畏艰难万苦,留在吴世恭的汝宁军中作为监军。那样的话,汝宁军有了好处叶忠也少不了,而且汝宁军也不会强求叶忠上战场。
叶忠一听以后,觉得是豁然开朗。当时在农民造反军渡过黄河威胁到了南阳的时候,叶忠之所以不逃到南阳府城,而是逃到了叶县,正是因为他知道李禄和吴世恭的汝宁军战斗力强悍啊!而事后也证明了他的眼光很准。
而安全以后,叶忠也为自己的前途犯愁呢。而吴世恭现在给他指出一条担任汝宁军监军的道路,这使得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叶忠知道自己主动放弃油水很足的矿监,却去担任有着危险的监军,这种要求崇祯皇帝和内廷不会不准。而且自己那种勇于任事的态度,还可能博得崇祯皇帝的欣赏呢。所以叶忠立刻与吴世恭是一拍即合。
于是,叶忠也给王承恩写了封私信。除了表达出愿意成为汝宁军监军的意愿以外,叶忠还汇报了他所看到的汝宁军表现。
也都是实话实说,其中还有些指责汝宁军抓人抢财的语言。可是叶忠也分析了汝宁军坚壁清野的原因。最后指出了那也是无奈之举。
最后,叶忠还描绘了汝宁军撤回时伤残兵丁的惨象。由此暗示了,既然汝宁军在汝州大捷中受到了这么大的伤亡,那么汝宁军就算是虚报了一些战功,但他们与农民造反军死战的过程总是真实的。所以多少也是有些功劳的。
第390章 三项法令
私信传递出去以后,京城里会出什么风云波澜反正吴世恭也无能为力了。目前他要抓紧时间,稳固他的大后方,准备着为将来更艰巨的战斗积蓄力量。
刚过完年,在崇祯七年的正月七日,吴世恭就派人给汝宁府知府关可颂送了一张帖子,要求关可颂在正月十三日集合知府衙门所有的官员。而吴世恭到时候要亲自拜访,商议紧急军情。
关可颂接到这帖子以后,着实是愣了半天。这也太可气了。什么时候一名都司可以用命令的口气来召集文官了呢?
不过关可颂也知道汝宁军这些人都是愣头青,平时文武之间是从来不接触,而接触的时候也从来不讲规矩。看看当时,就是一名汝宁军的总旗都敢在知府衙门门口殴打门子,所以关可颂也对吴世恭的这种态度是见怪不怪了。
而且现在也确实是农民造反军在河南境内猖獗的时候,虽然最近听说农民造反军远离了汝宁府,可说不定还有什么新的情况发生呢?于是,关可颂还是忍住了一口气,派出自己的家人,在正月十三日,把那些节日里归家休息的官员都叫到了衙门,准备着与吴世恭的商议。
正月十三日的清晨,竹韵在房中为吴世恭穿戴着官袍。吴世恭的手很不老实,不断地在竹韵的身上占着便宜。
竹韵“嘻嘻”地笑着,躲到了吴世恭的身后,为吴世恭整理着后襟,说道:“姑爷……老爷你太坏了,手就知道乱摸,奴婢都不能够把您的官袍弄整齐了。”
吴世恭也终于不顽皮了,由着竹韵整理,笑着说道:“现在你的母亲裘嬷嬷也回京城了,所以你们不想照着规矩叫也可以。老爷、姑爷和夫君什么的,你们爱叫什么由着自己的心意吧,我是不会在意的。不过,在场合里,还是要照着规矩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