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这也可以看出崇祯皇帝没有接受过皇帝职位的学前教育的缺陷来,其实一名上位者,是不能够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很多时候也只能够难得糊涂。会装糊涂,也是一名政治家的成熟表现。

那天又是王承恩随侍在崇祯皇帝身边,于是崇祯皇帝就对王承恩抱怨道:“朕这皇帝有时候也当得有些憋气。你看看!”崇祯皇帝用手指了指奏章 上的吴世恭的名字说道,“王伴伴也知道薛侯的女婿吧。上次他犯了残害同僚的大罪,为了朝廷的颜面,给他逃过一劫。可是这次他又立了些许功劳,不封赏又显得朝廷的寡恩。真让人头疼啊!”

王承恩是事不关己,当然是唯唯诺诺地顺着崇祯皇帝的意思说。可是他突然脑中一亮,想到了一个很妙的方法。于是王承恩就笑着说道:“皇上,老奴不懂什么朝政,也不能够为皇上分忧。可是老奴刚才却有了一个主意解决薛侯女婿的封赏问题,就是不知道合不合朝廷的规矩。”

崇祯皇帝和王承恩朝夕相处的时间也很长了,他也就很随便地笑着说道:“你这老货也别卖乖了。快说吧,朕自有分寸,你说的不对,朕也不会责怪你的。”

王承恩笑着点点头,接着说道:“薛侯不是急着让他的孙子当世子吗?这次皇上就把他封了,父功封子也是荣耀。这可比封赏什么官职、赏银的强得多了啊!”

崇祯皇帝一听是大喜。本来早就应该把这个世子册封下去了,只是因为崇祯皇帝的气不顺,就这么拖延着。而现在,把本来就该给的东西给了阳武侯府,又解决了吴世恭的封赏问题,这怎么想是怎么爽啊!

崇祯皇帝是哈哈大笑,指着王承恩说道:“没看出来你这老货脑子转的不慢啊!善!下诏礼部吧。”

王承恩也陪笑说道:“还不是老奴在皇上身边待久了,有时候脑子也能够开些窍了吗?”

君臣俩嘻嘻哈哈了一会儿。这些天,崇祯皇帝的心情不错。孔有德和耿精忠虽然没被抓获,但他们毕竟被赶出了山东,不能够再祸害中原大地了。

再加上温体仁成为首辅以后,立刻向以复社为首的东林党人宣战,把包括复社首领张溥在内的大批原东林党官员赶出京城。而这些措施也是立杆见影,这些天让崇祯皇帝感觉到,自己施政的时候受到文官的阻挠是大为减少。看起来,真的是换帅如换刀啊!崇祯皇帝也对自己换首辅的行为有些得意了。

笑了一阵,崇祯皇帝对王承恩说道:“罢了,再给这个吴世恭萌一子吧。给个锦衣卫千户吧。”说完好象很舍不得地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种萌子根本就是相当寻常的,无非是一身官袍和每年几十两的俸禄,对吴世恭这些勋贵人家就根本没什么了不起。可崇祯皇帝还是象吃了大亏一样神色不愉。说到底,崇祯皇帝就是个小气的人。

而王承恩看了看崇祯皇帝的脸色,有些吞吞吐吐地说道:“皇上,天启爷爷那时候,给过薛侯的女婿萌了一个羽林卫的千户了。”

崇祯皇帝一听就明白了,当时肯定是魏忠贤封赏的。于是他的脸一板,把奏章 扔到桌子上,怒叱道:“胡闹!这天底下就是被魏贼这些人给搞坏的。”

过了好一会儿,稍稍有些消气的崇祯皇帝看了看低垂着头的王承恩说道:“罢了!罢了!萌为锦衣卫同知吧。算是给薛侯一个面子。”

薛濂意外的得知了这个喜讯以后,立刻是欣喜若狂。他踏出了长年不出的阳武侯府,携带着张夫人和薛呈麟小朋友,亲自到皇宫叩谢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