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其他的文武官员也没闲着。他们加固登州城的防御,迁移人口到登州城,并且登记登州城的无主田地各自分配。其实吴世恭在永平四城玩的把戏,这些文武官员也都会。不过这件好事就轮不到吴世恭了。分配这些土地的都是那些山东的文武官员。

当然,吴世恭这些客军将领也收到了一笔封口费。说实话,明朝贪污贿赂其实也是很有规矩的,已经发达到完全成为了一项成熟的产业了。

而多余的那些货物和军械,吴世恭也已经安排兵丁分批送回了汝宁府。汝宁军在吴世恭身边的兵丁数量也逐渐的减少。这使得吴世恭这里空置了不少的空大车。在开年以后,盐场已经开张,这次吴世恭准备用这些空大车运回一批盐货。

其实盐货生意中,盐的生产是最简单的事。有着这么长的海岸线,盐的生产一点也不困难。明朝盐业获利的关键,就是盐货的运输和销售。尤其是盐货的销售,那可是获利的大头。

而通过此次打仗,来自河南的陈中之和江澄与吴世恭的关系是更亲密了。这次围剿叛军,陈中之和江澄都是大发了一笔。不过他们也挺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算是他们的官衔升高了,但是等他们回到河南以后,还是一名边缘化的武官。

独掌一军那是不用想了,如果有什么打仗,可能他们还会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于是他们俩就主动向吴世恭靠拢。吴世恭也接纳了他们,并且与他们在口头上达成了同盟。如果将来有什么战事的话,他们将会攻守想望,互相帮忙。

而黄启发在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死心塌地地跟着吴世恭了。没有其他的原因,只因为汝宁军的待遇太好了。

不是说汝宁军的收入最高,明军中会弄银子的武官,例如辽东军的武官,他们的收入可能比汝宁军高很多,但是在汝宁军中,收入放心,阶层清晰。只要你坐到了什么位置,肯定是有什么收入。这对长年处在不安定状态下的东江镇兵将来说,是有着特别的吸引力。

因此,也有一些拿遣散费的反正叛军后悔了。他们要再次加入汝宁军。可是汝宁军也已经把遣散费发放完毕,不可能再招收他们了。

其实在汝宁军的军官眼里,除了骑兵和炮兵这些特殊兵种没有办法以外,原明军的兵丁虽然接受过一些军事训练,但是他们也带来的很多原明军的陋习,很容易把新兵丁给带坏。所以还不如招收新兵丁重新训练呢。

所以这次开口子招收的那些反正的叛军,这是汝宁军在特殊情况下开的一个特例。至于放弃这个机会的人,那也就永远得不到这个机会了。

而此时崇祯皇帝看着报功的奏章 ,正为“吴世恭”这个名字发愁呢。

这次报功,朱大典和高起潜倒也没把吴世恭给拉下。刘泽清也挺讲义气,把吴世恭也列入了首先攻进登州城的武官名单中。

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朱大典和高起潜也肯定知道了自己有些误会了崇祯皇帝的心意,他们都明白崇祯皇帝对吴世恭的印象是负数。到底高起潜在宫中也是有人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正数负数也说明了崇祯皇帝对吴世恭心中有数,所以他们也不敢在报功的奏章 中遗漏吴世恭的名字。当然,那功劳用笔削掉几分那也是肯定的。

可崇祯皇帝看到奏章 上所记载的吴世恭的功劳,以及内阁初拟的封赏章 程以后,他打心眼里不愿意给吴世恭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