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心疼,朕真的心疼啊!”王竞尧声音低沉地说道:“朕原本想着,朕以真心待人,人必以真心待朕,可是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你们想过没有,今天把朕杀死简单,可鞑子谁来打?朕一死,那些汉军将领必然要为朕报仇,然后你打我,我打你,辛苦创下的大好局面转眼间就会毁于一旦。这是我们的损失,还是鞑子的损失?”
“陛下,草民错了!”还没有等贺安生来得及说话,他的得意弟子古风湖已经先大哭着说道:“到了这个地步,草民不得不背负出卖恩师的骂名。老师自从得到陛下封赏之后,却依然念念不忘前朝,昨日还在书房里与许文枳商议,想趁着陛下在金陵的时候,将陛下格杀于此。现兵器等物都在恩师家中藏放。在无锡,他们聚集了千多人的反贼,正在悄悄向金陵开拔,不日即可到达。草民也参与到了这个事情当中。今得陛下感召,草民不得不出来揭发恩师和许文枳先生,陛下派人一查便可知道。”
看到得意弟子居然如此诬陷自己,贺安生喷出一口鲜血,接着眼前一黑,晕倒在了地上,一边许文枳却大吼一声:“王竞尧,你这篡宋的奸臣,今日我和你把命拼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后
许文枳却是个有些血性之人,他操起一只茶碗就对着王竞尧劈头砸去,被王竞尧避开后,又站了起来一头撞去,被典霸天当胸一脚,就此拿住,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王竞尧看了一眼地上动弹不得的许文枳,摇了摇头说道:“你这样的性格,起事又怎能成功?你们这些读书人,哎……”
按照贺子平和古风湖两人的口供,负责侦破此案的任晓晟,很快在贺安生家中搜出了大量的武器,但是真正只有天知道这些武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
而在王竞尧的刻意安排下,此案被当作一个反面典型尽力宣传。不多时各地均知道了此次谋反的大案。老百姓自然不必说了,除了鞑子以外,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拥护谁,这是他们思想里最简单的想法,而王竞尧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些读书人针对王竞尧的谋反,最大程度上激起了他们对那些只会读书,平时不做一点实事,现在居然想刺杀皇帝陛下的读书人起了严重的反感。平时在他们眼睛里,形象还算高大的士子们的形象,一下子跌落千丈,对他们说出的话也就不怎么信了。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读书无用的思想渐渐在百姓们中蔓延开来,老百姓们甚至开始认为读了太多的书就等于一个废物,而这一点却是王竞尧最不愿意看到的,要想矫正他们的这种想法,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气。而这一任务,王竞尧就交给了报社主编的柳月舞处理。面对皇上分派给自己的棘手任务,柳月舞大伤脑筋,他足足用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通过种种正常和非正常的手段,也一点一点扭转了老百姓的思想。而发现了柳月舞居然还有这方面的才华,王竞尧干脆在六部之外又成立了个教育部由他掌管。
谋反之事在那些士子们心中的震动也非常之大,按理说,皇帝对于读者人已经够好的了,而贺安生还要阴谋造反,的确有些做得过分,太对不起皇上了。这些读书人只认个死理,决然不会从更深的地方去考虑,这也让王竞尧能在其后展开一连串的动作。
为了能够尽快地“侦破”此案,王竞尧专门调来了杜狱,并且还给他出了个难题,不得对参与到案子中的人动用大刑。不过这在王竞尧看来颇为困难的事情,到了杜狱手上就成为了轻而易举能否达到的目标。
七天不到的时间,贺安生和许文枳两人完整的口供已经送到了王竞尧面前。这份口供完全合乎王竞尧的心意,并且比他想得到的还要多。口供上,几乎王竞尧实际控制区域之内,那些“德高望重”,并且忠于前朝的儒生们几乎被一网打尽。并且牵连范围之广,将和此事毫无关系的前朝遗留在民间的旧官僚也全部拉了进来。
并且杜狱似乎对这一结果还不满意,涉案人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当厚厚的一叠,总计三千余人的名单上报到王竞尧面前,并且杜狱告诉他这只是初步审查结果的时候,把王竞尧吓了一大跳。看来杜狱是领会错自己的意思了,再这么样弄下去,只怕得在这个时代弄出个“文字狱”出来。王竞尧立刻紧急叫停,并且和杜狱密谈了几个时辰,杜狱这才明白皇帝的真正本意是什么。等他重新回去办理案子之后,三千多人的名单被严重削减,到了最后成为了一份三百三十八人的名单,而这些人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儒家代表人物。
但是对于这些人如何判决倒让负责此案的官员们很是伤脑筋,因为在此之前陛下已经明确地表示过了,不杀一人。但要真的一个不杀,不免给以后的人留下一个坏榜样,反正造反一样不会被杀头,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当官员们的意见上报到皇帝那的时候,王竞尧也不禁皱起了眉头。的确,谋反这么大的事情,一个不杀也实在说不过去。最后王竞尧的意见是,只杀许文枳和贺安生这两个首恶,其余一概免死。他的本意也不是要杀多少人立威,而是要反对朝廷的势力一股脑铲除,而让自己从今后安心于北伐大业。
当判决出来之后,各地儒生都长长松了一口气,一起滔天大案并没有牵连到过多的人。许文枳、贺安生斩立决;其余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流放至东南亚一带,既然他们那么喜欢说忠君爱国,那么就和那些东南亚的人去说这些大道理吧,去告诉他们要如何拥护大汉帝国,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