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

这个消息象炸雷一样轰得贺安生傻在了那里。这《步辇图》乃是他的家藏之宝,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画。纪录了汉族的文成公主和藏族的松赞干布联姻的重要历史事件,《步辇图》所展示的画面,就是描绘唐太宗接见禄东赞的情景,最是珍贵无比。

匆匆回去的贺安生发动了所有的门生弟子前去追寻儿子的踪迹,有人告诉他们贺子平去了金陵有名的青楼“不思归”,可这些恪守着道德礼法的读书人哪里敢进去,只能硬生生的在“不思归”外等了三天三夜,才等到了醉醺醺的大少爷从里面出来。

回到家中好容易等贺子平醒来,追问画的去向,结果这位大少爷的回答当时就让贺安生气得差点吐出一口鲜血,原来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竟然将至宝《步辇图》,以二百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行走商人。古风湖反应得快,急忙派人出城去追,但又哪里能够找得到那行走商人的踪影?

老爷子贺安生再一次病倒了,除了心疼这副画以外,更多的是对儿子感到了绝望。但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到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从金陵临时皇宫那来了一名侍卫,要求面见贺安生,古风湖不敢怠慢,急忙将这侍卫带到贺安生面前。

见到了这位“今圣”,侍卫将一个卷轴交给了老先生,贺安生一打开,顿时两眼老泪长流,原来这卷轴中,正是他视若珍宝的《步辇图》。

“陛下得知先生丢了家藏之宝而致病倒,牵挂着先生的病情,因此就派出身边一百多名侍卫出城寻找。兄弟们总算不辱使命,在城外百里处追到了那个商人,这副画也算是完璧归赵了。陛下怕先生担心,命令我立刻送来府上。”那侍卫淡淡地说道。

“陛下……”贺安生眼泪刷刷流下,心中感激莫名。为了自己,皇上竟然不惜大动干戈,派出贴身侍卫追画,这份恩宠古往今来那也是少有的啊。

“这个……”侍卫犹豫了下,说道:“陛下让我给您带个口信,他说这种事情偶尔有个一两次那也就算了,可长此以往总不是个事。先生的‘惜霞书院’乃是江南士子众望所归之地,内中典藏甚多,贵公子略略不争气了点,万一将来先生百年之后,要是‘惜霞书院’毁在了贵公子手中,实在是我朝的一大损失。这事本是先生家的私事,皇上也不便插手。陛下的意思是……”他抬头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旁边侍侯着老师的古风湖:“陛下的意思是,先生应该及早为书院找个传人,也好断绝了贵公子的念头……”

贺安生听的连连点头,还是皇上考虑得长远啊,书院乃是自己的毕生心血,万一就这么毁在了败家子手里,自己就算在九泉之下,那也断断不会安生的。

“请回禀陛下,老朽明白了。”贺安生脸色这时非常平静:“老朽感念皇上的关心,这书院老朽知道该如何处置了,断然不会让皇上失望!”

那侍卫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就告辞出去……

当今皇帝为贺安生追画一事,立刻又在传为美谈。皇帝对读书人那当真是没得说的,为了宽慰贺安生之心,百里追画,这样善待读书人的皇帝,当真古今少有!

随后传来消息,“惜霞书院”的主人贺安生要亲手指定继承人,并且请柬也都一一分发到了江南一带有名望的士子名流手中。接到请柬的人都明白,老先生这是对逆子失望到了极点,十有八九要把书院交给自己的最得意弟子古风湖了!

半个月后,接到邀请的江南士子名流一个个准时来到金陵,那皇帝王竞尧似乎对在事也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了人手替贺安生接待客人,一切费用都算到了朝廷头上。这让贺安生只觉得大有面子,皇恩浩荡,百死难报。

无锡名儒许文枳是最后一个到来的,原本他和贺安生诗词文章来往,大是投缘,但前段时候发生的事情却让他颇是觉得不快,若非弟子竭力相劝,只怕他今日便不会出现在这里。

贺安生对许文枳的到来也非常重视,专门把他接到了家中居住,而没有安排在朝廷特意为其安排的馆驿之中。

“介休兄!”一看到贺安生,许文枳就连连顿足说道:“你怎可出尔反尔?我等散尽家财,终于招募到千余勇士,眼看着大事可成,前朝光复有望,结果,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