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下官明白,一手交人一手交货,是不?”杨林这几日肥胖了不少,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摺起一团肉,连说话都变得圆滑了许多。

“还有……”沈傲慢吞吞地道:“等下给那什么什么清换身好点的衣衫,伤口呢都清理一下,省得说咱们不懂得待客。”又喝了口茶,翘着腿继续道:“不过这衣衫还有药钱都让那平田信来付,弟兄们招呼了什么什么清这么久,他们不拿点辛苦费来慰劳慰劳,京兆府那边说不过去,就三千贯吧,你得一千贯,其余的全部分下去,记着了,不要私吞,做官做人都要厚道,咱们都是读书人嘛。”

杨林更是笑逐颜开,翘起大拇指道:“沈大人在咱们汴京,那是出了名厚道的,下官要多向大人学习才是。”

“你学不来的。”沈傲淡淡地道:“这是天赋,什么人都学得会,那世上早就遍地君子了。”接着,眼眸幽深地望向房梁:“如今世风日下,君子又有几人?本大人是高处不胜寒,知音难觅,曲高和寡,呜呼哎哉……”

第四百零八章 好刀

沈傲的要求,单凭平田信是不能满足的,可是不满足又不成,因而立即写了一封书信,叫了一个随行的武士日夜兼程赶回扶桑,向源赖家报告此事。

源赖家在倭国已是如日中天,雄视关东,讨伐了几处叛逆之后,更让天皇对其倚重不已,如今源赖家嫡子深陷牢狱,当然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好在眼下还有挽回的余地,到了这个地步,怨天尤人也没有用,再如何埋怨,还能游过去找那沈傲算账?谁算谁的帐还没准呢!

既然是要倭刀和刀匠,倒也好说话,便是源赖家不肯,那天皇也非点头不可,这是一种态度,要表现出对源赖家的倚重,虽说这制刀的手艺对倭人来说事关重大,可是牵涉到了源赖家就牵涉到了政治,和政治相比较,制刀的手艺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源赖家还没有表态,天皇已经急不可耐地立即派人带着刀具和二十名刀匠乘坐海船去与大宋交涉,希望早日将源赖清赎回;有倭国的重视,这一来一回,当然不是寻常的海商所能相比,只两个多月的功夫,人就来了。

平田信见了人和刀,一下子松口气,他是一下子都不敢耽误,立即来鸿胪寺交涉,只是沈大人却是不在,平田信急了,他是曾去过京兆府大狱探过监的,源赖公子早就被打得不成人形,再耽搁,连命都不一定能保住,于是他借了个名头,又出了京兆府,前去武备学堂寻人,这位沈大人筹办武备学堂的事,他早有留意,心里估摸着应当在那里,只是这一去又扑了个空,说是沈大人前脚刚走,回鸿胪寺了。

来回着折腾,总算见到了正主,平田信激动的眼眸中闪烁出几丝泪花:“沈大人……”

沈傲扶住他道:“这是怎么的,虽说你我久别重逢,平田兄也不必哭啊。”

平田信尴尬地道:“大人,人和刀已经带来了。”

沈傲兴致盎然,道:“在哪里?叫进来。”

平田信立即出去唤了人,果真见二十名倭人各自捧着刀匣进来,沈傲打量他们一眼,笑呵呵地道:“他们是刀匠?”

“下使哪里敢欺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