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人说明,看,不是我不重视独立自主,而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怎么样?没毛病吧?
可问题是经费全都投向国际合作,独立自主连个零头都拿不到,这叫没毛病?毛病大了好不好!
若非如此,腾飞集团怎么可能仓促成立腾飞宇航,借着nb-s通信卫星系统疯狂恰饭,以至于连锅盖式卫星电视接收天线都做,还不是因为用于导航卫星验证和星际间通信试验的nb-s通信卫星系统刚刚下线,有关部门就停掉了该项目的大部分经费。
然后一股脑的投向了欧洲卫星导航计划,并且还起了个颇为烧包的名字,叫什么鸟门子伽利略计划。
这要是其他单位,卫星被抽离了经费就意味着下马,哪怕卫星已经生产出来也没办法发射上天,没办法,航天这东西运营的成本太大,可不是普通单位能够承受得起的。
因此哪怕在不甘心,心里再委屈,生产出来的卫星要么拆解,要么作为其他航天器的备份星等着重见天日。
然而腾飞集团是其他单位吗?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东西要被打入冷宫?这是腾飞集团的风格?
开玩笑,没经费就自己投,怎么独立自主就不行了?tnnd的,不信那个邪,就自己干!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少年强,则国强
腾飞集团的做法得到国内航天领域不少资深专家和领导的鼎力支持,甚至还有两位曾经参加过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航天领域的权威级大佬,一边为腾飞集团多方奔走,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上的支持;一边号召自己的学生和团队加入腾飞集团,帮助腾飞集团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正是有这样强有力的外援,腾飞集团的nb-s通信卫星系统才能在轨道确定、结构算法、通信体制方面取得快速突破,最终达成刚刚定型不久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腾飞宇航。
而这同样是腾飞集图的传统,经费不足用恰饭造血是一方面,那么多外援辛辛苦苦的帮着腾飞集团把nb-s通信卫星系统弄出来,总不能让人还拿着原单位的借调工资吧,那把人当什么了。
所以腾飞宇航的股份构成便是腾飞集团占42,其他参与单位占31,以两位航天领域权威级大佬为核心的专家团队占27。
说实话,受到两位航天领域权威级大佬号召奔赴腾飞集团,参与宏大的卫星导航系统研制的学者、专家和技术人员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们有朝一日会成为一家颇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公司的股东。
之所以过来,真真是凭借着航天领域多年培养出来的一腔热血,只要能让自己的卫星上天,不再受制于人,哪怕啃一辈子咸菜也是甘之如饴。
正因为如此,当27的股份砸下来,这些专家、学者们是很震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