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对弱小的压榨,跟有实力的联手了。
于是同样是俄国研制生产的米-171直升机,给有能力生产直-15的中国报价是650万美元,对新德里就狮子大开口飙到4500万美元。
虽然给中国的价格优惠到爆炸,可也别觉得老毛子真的心善,事实上俄罗斯人真实的目的就是想用这种低价倾销的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罢了。
至于所谓的合作同样是这个目的,你有实力,那就趁着你还没完全成长起来以合作的方式把主导权攥在自己手里。
问题是,俄罗斯这帮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们算盘打得是不错,奈何超级大国的老大哥风范享受的太久了,突然屈尊想要跟以前的小徒弟平起平坐的搞合作,心里那个落差呀,根本就不足跟外人道。
一时间端着的架子根本放不下来,再加上随意惯了的庄建业这么一搞,当时几个脾气火暴的俄国专家就火了,很不客气的跟陪同过来的官员质问道:“这才多少年,我们当初手把手教出来的中国航空工业就堕落成这个样子吗?”
第九百一十三章 隐形巨头
说这话的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者,头发花白,面容冷峻,特别是一双蓝色的眸子,仿佛是西伯利亚的寒流,正酝酿着刺骨的风暴。
见状一名陪同过来的官员连忙靠在庄建业跟前低声说道:“安德烈·德约科维奇,图波列夫设计局副总设计师。
曾经的苏联劳动英雄,列宁奖章获得者,五十年代作为援华专家来咱们国家帮助组建多个航空生产厂,现如今咱们不少厂子的老领导见到这位还得喊一声老师,不少老同志都说德约科维奇为人特别严格,正是在他近乎苛刻的要求下,咱们的航空工业才能快速的建立起来,所以……”
陪同官员的话没有说完,但想表达的意思却溢于言表。
眼前这位直接发飙的俄国老头不但本身的地位高,而且在国内的人脉更是惊人,想想那些或是已经退下去,或是还在为的航空工业领域的老同志都是这位的徒子徒孙。
毫不夸张的说,来国内调研航空工业情况,就跟多年后故地重游,欣赏年轻时留下的作品一样,跟回自己家没啥区别。
从这个角度上看,庄建业这个国内航空工业界的后起之秀在人家眼里还真不够看的。
可问题是庄建业现在也不是典型的航空工业圈儿的人呀,要知道腾飞集团上级单位可是保理集团,业务上更是航空、航天双项并重。
要知道,就在庄建业站在这里接待俄国航空工业界的人事来访之时,距离星洲以西三百公里的西场卫星发射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做着运载火箭的测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