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页

因此这类专业化的建模分析软件在国外通常都能卖出天价,一两百万美元算是起步价,稍微过得去的就要上千万美元才能成交,就这,开发者还未必将所有的源代码和数据库这类核心技术拿出来。

可在国内,所有核心全部拿出来不说,连三名负责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师都塞过来,结果只有区区48万人民币。

是这款hajif有限元分析软件差劲吗?

当然不是,要知道这款航空6xx研究所开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可是在1985年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的顶级科研成果。

哪怕是跟欧美的一流有限元分析软件相比,hajif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基础算法,涵盖范围,建模应用与反应速度上丝毫不差,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机交互没有欧美做的漂亮和花哨,用户体验稍微差了点儿,但却不影响这类软件的正常应用。

还有整个工业设计软件的底层管理架构,腾飞集团是从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采购的语言逻辑、核心算法,以及一批自愿跟随的工程师,这次腾飞集团几乎是零成本,只给其旗下的联想公司提供30万人民币的贷款担保。

先别说30万人民币对腾飞集团来说只是的小意思,就说贷款本身,作为招商银行的大股东,几十万的事情也就腾飞集团一句话的事儿,根本就没有任何代价。

但拿到的东西可不得了。

其根源是ib开发的r2软件,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1976年引入国内,经过近十年的研究,破解了其中的架构、逻辑语言以及核心算法,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car2工业管理软件。

腾飞集团拿过来稍加改动便推出适合航空、航天企业生产的car3软件,将设计、采购、成本、调度通通纳入其中,成为腾飞集团核心的底层管理软件。

除了hajif和car3外,腾飞集团还从其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挖掘了大批工业软件核心代码、算法和技术人员,使得腾飞集团在一开始就具备极强的研发基础。

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工业设计软件,尤其是可以用于航空、航天全方位生产的工业设计软件,光有底层算法和架构还不行,最关键的还得有丰富的理论数据、试验数据和生产经验作支撑。

腾飞集团在这方面可就是强项了,这么多年无论是风洞试验、无人机的验证试验以及与相关院校开展的联合研究,其成果之多早已汗牛充栋。

至于一线生产就更不用说了,腾飞集团在没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之前,就已经跟航空计算机研究所合作开发工业控制软件,并成功应用到腾飞集团自己研发的航空航天专用设备上,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打磨早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为数不多成熟可靠的航空航天专业工业控制生产系统。

因此腾飞集团掌握生产数据只需稍加处理就可直接导入设计软件的数据库,成为腾飞集团航空航天设计上至关重要的参考指标,从而令设计师们足不出户就可清楚一线设备的情况,真实加工的条件,避免因为设计与生产的脱节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腾飞集团庞大工业设计体系的一部分,庄建业最终要的可不是法国catia软件那种单纯的设计加有限的生产对接单一软件,而是一种将设计、工装、工艺、采购、仓储、调度、生产统一整合到一起的全要素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