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人的“嘉豆13号”,从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块,到生产水平较差的地块,基本可以确定了实现了亩产400公斤属常态的大面积产量目标。
如果说,美国的大豆育种学家还是心情纠结,巴西和阿根廷的代表团专家,已经果断跪舔了。
一瞬间,陈建章身边已经围满了人,都希望能将此品种授权给他们,让他们在巴西和阿根廷试种。
潘德尔被挤到外围,酸溜溜地想道:哪怕是为迎合中国市场,你们就不能矜持点吗?
他转念一想,这也是一次见证大豆产业历史的时刻,不矜持大概才是常态。
……
第620章 一“豆”成名(三)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部。
“凯蒂,这是你采访回来写的报道?”总编皱着眉头看完大纲,抬头问道。
“对,大豆育种学家潘德尔刚从中国考察回来,我就幸运地得到了专访的机会。”女记者凯蒂兴奋得满脸红润,她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声音:“这可是‘东方魔豆’的第一手资料。”
“东方魔豆?”
“嗯,这是我给中国人的大豆新品种起的称呼。要知道,过去几十年里,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都发生了产量翻番的‘绿色革命’。与之相比,大豆产量却始终处在缓慢增长状态。中国人的成果,宣告了大豆‘绿色革命’的到来,当得起任何赞誉。”凯蒂说得兴起,却没有注意到主编的脸色。
凯蒂是一个漂亮而有才华的年轻女记者,但是,在卧虎藏龙的媒体界,仅靠漂亮和才华是不够的,她要有出彩的报道,才有出头的机会。
《芝加哥论坛报》是一家大型媒体机构,是芝加哥地区和美国中西部的主要日报,但凯蒂不幸地被分在不受重视的农业组。
就在这时候,凯蒂发现了“东方魔豆”的机会。
《芝加哥论坛报》的覆盖地区,恰好也是美国大豆的主产区,她相信,来自东方的革命性大豆品种,必将是一个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