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养猪不就是这样吗?典型的三年不开市,开市吃三年的角儿。
散户能趁着周期性牛市,撸一波就惦记着赶紧跑路;但对于大养殖企业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更复杂。
他们虽然估摸不出嘉谷养猪的成本,但对于嘉谷农牧的扩张逻辑却是心知肚明:在猪价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加大产业布局,并不是想着多捞钱,而是尽可能地占领市场。一旦生猪市场开始复苏,由于基数庞大,产能得到释放,那么利润是难以估量的!
一面是散户退市,市场洗牌加速;一面是行业巨无霸仍未出现。面对这个超万亿的市场蛋糕,养殖巨头企业嘉谷农牧选择了持续扩张,其他人也忍不住了。
包括温氏股份在内,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摩拳擦掌,开启了新一轮布局。
温氏股份在今年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通过各种融资渠道来改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规模,试图稳住自己的龙头地位,并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牧原股份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加大银行授信,用于扩张生猪产能;饲料销量全国第一的新希望,也在谋求进军生猪养殖……
积极逆势扩张,在嘉谷农牧拉开序幕后,几乎成为各大生猪养殖企业的规定动作,也在生猪养殖行业掀起巨大波澜。
退市都来不及的散户两眼泪汪汪:大家都是养猪的,你们这也太扎心了吧?养猪何必为难养猪?
……
第385章 嘉谷来啦!
2009年,一些地区出现了3块多的生猪出栏价格,引发行业震惊,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炸毁了全国养殖户最后的心理防线!
这个价格,还不到去年的一半!
“猪周期”波动真的像大风浪一样,在风浪中,小船容易被掀翻,大船则更稳。
而作为“大船”的嘉谷农牧、温氏股份等,逆势扩张的热情高涨,步伐不减,引发了业内争论浪潮。
市场人士对生猪企业的扩张发出了批评:“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产能的大量扩张,如果整个产能释放得比较厉害的话,那么猪价可能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处在亏损期,相当于拉长了价格下跌周期……”
分析人士也表示:“生猪养殖企业的这种逆市扩张存在一定风险,一来猪肉价格很难预测,对于猪肉价格是否即将进入反弹周期,不好下结论。尤其是嘉谷农牧这种对资金要求更高的重资产扩张模式,生猪养殖投入期过长,很有可能引发资金链紧张乃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