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页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背靠嘉谷集团的嘉谷农牧,在行业内已经算是一棵根深蒂固的大树,而且正向着参天大树的目标奋进,自然无惧被注目、被质疑。

齐政微微点头,没有继续讨论丁大佬,转头向李东亮问道:“听说你将三秦牛转移到沙漠草原里养殖了?还好吧?”

李东亮肯定道:“它们在那边适应得很好,我看,简直是乐不思蜀了。”

齐政笑了,继而问道:“嘉谷农牧既然有了进军牛肉市场的打算,今年你的计划是什么?”

李东亮谨慎道:“嗯,首先是扩大三秦牛的养殖生产群,并适当引进其他品种的肉牛,启动肉牛养殖计划;但是,重点还是扩张养猪规模,在全国更多地方布局生猪养殖基地……”

齐政和王昱业相视一笑,对李东亮的表现还算满意。

两人就怕李东亮将精力都放在肉牛养殖上,而忽视了养猪业务的扩张。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嘉谷养猪场的布局主要落在岷省、江右省、江南省这东南三省,另外在东北、西南和越省有零星布局,在华中、华北、西北等地区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毕竟,即使今年出栏400万头生猪,相对于全国6亿头左右的生猪消费量,份额简直小得可怜,仍需快步前进。

“就按照你的计划来吧!”齐政颔首对李东亮肯定道。

……

嘉谷农牧加大对生猪养殖的投入,继续跑马圈地的步伐瞒不过同行。

从具体的生猪出栏量上来看,盘踞在越省的温氏股份以接近600万头排在首位,嘉谷农牧经过近几年的飞速扩张,以近400万头的数量位居第二。

身处邻近地域,采取不同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划的两大养殖业龙头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样本。

因此,当嘉谷农牧拉开了逆势扩张的步伐后,众多生猪养殖企业也开始了各自筹谋。

今年无疑是猪周期将进入周期性下跌的寒冬阶段,即使是大养殖企业,也多是微利保本,整个行业更是普遍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