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页

然而,进口只占据了中国乳品市场10的份额,随着中国乳业市场规模持续地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扩大,恒天然再也找不出仅仅满足于进口商角色的理由了。

世纪之交,恒天然终于决心拿出真金白银投资中国乳业了。在考察了伊力、猛牛等国内乳品企业之后,恒天然最终看中了以加工奶粉见长的山鹿集团。

恒天然延续着其一贯的谨慎风格,其投资山鹿集团的谈判整整花了五年多时间。

原本的历史上,两家最终达成了一致,恒天然在去年底就应该投资入股了山鹿集团。

但嘉谷乳业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进程。

相比于跟国内其他乳企发展模式没有什么不同的山鹿集团来说,一力自建奶源、大兴土木建设大型牧场的嘉谷乳业,无疑更合恒天然的眼光。

无奈襄王有梦,神女无心。

恒天然三次找上嘉谷乳业,意图投资。但它抛过来的媚眼,都一律被嘉谷乳业无视了。

受此影响,恒天然投资山鹿集团的进度也放缓了,至今尚未落定投资对象。

恒天然这次出动了ceo,在齐政看来,大概是最后一次尝试了。

“费里尔先生,我不明白,在新西兰放养三四百万头奶牛的恒天然,明明可以靠着资源禀赋悠然自得,为何却偏偏来中国累死累活地圈养奶牛呢?”齐政摊手问道。

恒天然ceo安德鲁·费里尔坦白道:“因为在新西兰本土,虽然奶牛数量规模庞大,但放养模式对水、资源及环境的压力也很大。对于增加存栏量,当地环保主义者一直存在反对声音。”

“这也导致了新西兰原奶的生产放慢,且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相反,中国目前是一个非常活跃、有潜力的市场,理所当然会被选为了恒天然在新西兰之外优先发展的市场。”

齐政笑了笑:“费里尔先生,恕我直言,虽然很感谢恒天然看重我们嘉谷乳业,但我看不出跟你们合作有什么好处?”

安德鲁·费里尔忙不迭摇头道:“不不不,您不能这么说。在我看来,在嘉谷乳业自建大型牧场的带动下,中国乳业正在面临一场革命。而我们恒天然,在牧场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储备,包括管理、经验、技术知识等,我们双方合作,是天作之合。”

齐政对此则不以为然,恒天然在新西兰都是采用放牧模式,与嘉谷的集中圈养模式是两码事,能给嘉谷的帮助其实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