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页

他觉得,大家这样以为创新,反倒是未必能够短时间内创出一道合适的菜品,但如果在传统菜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或许会更加容易些。

当苏锦荣把这个观点说出来,后厨里忙碌中的众人都是有那么一点恍然。

石家慧接着说:“我觉得师叔说得对,其实我之前的那道菜,也并非是完全创新,而是将传统菜进行了融汇,创出了一道脱胎于传统的菜,你们大家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有了这么一个思路,也让后厨里众人开始转变了想法。

第767章 提高苏锦荣地位

有了苏锦荣给出的意见,大家也逐渐转变了一些思路,想着如何在传统菜肴的基础之上,进行一些创新的尝试。

而因为有苏锦荣这样一位传统老厨师在旁边指点,也是让大家更容易掌握传统烹饪。

渐渐苏记的后厨里,大家从思考如何创造出新菜,变成了一个复刻传统菜。

这其中苏锦荣和石家慧发挥了比较关键的作用。

两位都可以算是传统厨艺的佼佼者。

即便是苏锦荣一生错过多次机会,没有能够离开过苏记,但是在手艺上他依旧是绝对的顶尖。

这一点石家慧也是曾经听自己父亲有过评价。

“如果苏锦荣能走出苏记,恐怕早就是能够与他父亲起名的国内顶尖大厨,只可惜他承担太多家庭责任,不能够离开苏记。”

所以今天在苏锦荣指点下,一群年轻人也是真正见识到国内顶尖大厨实力。

似乎是觉得轮椅坐着说话不方便,苏锦荣索性站了起来。

拄着拐杖站在台面前,他非常认真说:“无论是什么样的美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实在设计时,都要遵守三个原理,第一步审材辫材,第二步传统称为‘相女配夫’,第三步称为‘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