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页

第三位不速之客自然就是阿里了,只不过阿里本次出手并不是拿出带有骑行数据的产品,更不是对云区块链有什么想法,而是着手组建联盟,并且发布了自己面对未来的商业计划。

此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商业计划瞄准的都是小康目前已经成型的功能,由同城零售事业群领头,对ai团长的联盟成员下手。而且阿里将ki定的非常激进,以拉拢到小康盟友跳反为ki,虽然对外的宣传上不能这么说,但小康上下必然如临大敌,使得楚垣夕这边必须点对点进行应对。

实际上小康内部虽然紧张,但也有一股自豪的情绪在蔓延,能被大狗东、黄团和阿里同时针对,在国朝就没有第二家!而且,阿里来势汹汹但是它毕竟来晚了,否则就不是拿自己还没完成的功能去对准别人已经成型的业务,而是用双方都在发展中的业务进行k。

这里一进一出差的是二。差了二,就使得阿里虽然发出宏大的商业计划,充满感召力的文案比得上当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是到了商家层面,肯定要考虑一下是否跳出目前小康营造的相对舒适的环境,去迎接阿里尚未验证的计划和模式。

同时阿里并非以便利店为落子之处,战略完全聚焦于互联网,主攻方向是ai团长。这个选择楚垣夕觉得过于现实了,阿里是暂时还没瞄准社交下手呢?还是已经有计划了但是时机未至?总之这位不速之客的打击虽然猛烈,让人不好抵挡,但是被打的并不是核心要害。

至于江宁,连提都没人提,交由地面团队和门店解决。而且小康内部非常庆幸自身战略目标清晰,而且步伐较快,使得加盟店计划正式开张早于几位不俗之客的到来。这里早一步可谓是在无形中占据了宝贵的先机,替许多加盟商拿到了比较适合的点位。如果慢一步,在三大强敌的夹攻之下,特别遭到江宁的偷袭时,很可能就顾不上了。

这种进退之间的差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同样是此消彼涨的变化。

因此,小康的员工们在巨大的压力下释放出巨大的热情,并且将压力转为催化剂,使得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之前的分歧变小,合力变大。

于是,很多人发现好像他们的总裁跟他们的状态互换了似的,以前是楚垣夕总能保持迷之自信,而小康的员工下到普通职员上到管理层忧心忡忡。现在是员工和管理层都感觉挺nice,但是楚垣夕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于是刘璐、袁苜和辛西娅大婶相约,一起来问楚垣夕到底在担心个什么?比如说阿里对盟友进行招纳,辛西娅又不会坐视,更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是她大显身手长袖善舞的舞台,到现在守的还挺严密的呢。

因此,虽然压力大,但小康内部自我感觉应对的还不错,就不知道楚垣夕一天天的表现的并不快乐是因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天花板被砸下来了啊。”楚垣夕心说这还用问吗?安于现状的话当然是可以弹冠相庆了,大家伙做的都不错,但是未来呢?难道咱就这三个多亿用户打到底了?

这就好像人过三十,一眼看到人生接下来的道路一样,日子可能过的还不错,但是无趣啊。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最近《稷下学宫2》已经上映了,巴人和小康全都做足了噱头,冠名和广告更是不用说,但是很遗憾,对新增用户的拉动比《罗马之敌》动画电影还不如。

这让楚垣夕感到十分的不爽,当初为了这个项目费那么大的劲,图的个什么呢?

当然,不能说没有作用,这个综艺仍然是在泰山台播出,泰山台的特点就是用户群像非常下沉,这对小康的远期计划是有利的,符合当初的既定战略。未来互联网式便利店也可以表演一下怎么下沉,小康要采用的运营方式也会和在一二线城市截然不同。

只是,这是远水不解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