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340 字 2022-11-05

因为国内购买汽车的人群突然间都不见了,大家都捂住钱包不敢消费,大幅削减开支只保持基本生活的购物所需。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跟其他车企相比,中华集团的成绩属于矮个中拔高子,至少工人放假时间比别人少一半,生产线还能维持运转,库存相对不那么紧张,但4s店的仓库里也堆满了车辆。

先是楼市,再到汽车,两大经济头部拉动效应的领域都萎靡不振,再说扩大内需都只能是空号。

加上出口是最先遭遇次贷危机波及的领域,发达国家人民财富缩水当然节衣缩食,导致国外需求不振,许多出口企业因没有外贸订单关门歇业。

不过韩皓却没有开始收缩战线,反而继续扩张,打算应用逆周期投资来应对经济危机。

主要是他身上还拥有足够的弹药,提前储备的冬天粮食派上了用场,根据美国大规模救市情况分析,距离中国政府真正救市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当大众、丰田汽车先后宣布推迟在中国扩产项目时,中华集团却逆流而上,决心继续扩张产能。

韩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满满,当前只是暂时困难,跨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正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华集团夸张势头不减。

“东西南北中”的乘用车基地战略,是韩皓在去年就提出的规划,就是将中华集团的产业布局铺满中国,以此降低成本和进一步抢占市场。

“东”自然就是江州总部,这里是中华集团大本营。“南”的话是刚在南粤省南沙开发区大兴土木的新基地。“中”是刚投产不久的武江市工厂,这里能辐射到全国。“北”的话实力稍弱,是冀北省原来跟中兴汽车合作时留下的根基,现在主要生产皮卡、面包和微型车。该处新厂区的规划已经开始,将来要生产suv车型。

上述都是中华集团已有的布局,非常明显在西部地区,乘用车战略点还是大片空白。

实际上在西部地区,中华集团已经有了商用车产业堡垒,并购得来的陕汽和红岩重卡汽车基地在此。另外渝州市,中华集团还拥有一个规模超过两百万辆的摩托车生产基地。

任凭重卡和摩托车如何追赶,重要性依旧比不上轿车和suv,因此西部这个30万辆产能的新工厂引发了广泛关注。

为了争夺这个新工厂,巴蜀平原的蓉城和渝州两大兄弟城市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争夺。

已经调往江州任教的陈其钊没想到自己还能跟老家渝州市扯上关系,对方特意派了一位副秘书长亲自拜访他,只希望其能为渝州和韩皓牵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