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见竟是几个身着官服的巡警,正拿着店铺里的瓷盆,桌椅,一片狼藉。

一侧还立着一乌金锦袍的男子,翘着小拇指拨了拨胡须,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歪在脸上的那点细缝里,讥笑地看着那厢哀求的男子与少女。

对面穿着霜色短袄长裙的女子正拦在一佝偻男子身前,满脸清泪,却依旧挺直了细细的腰杆,怒目盯着乌金男子。

“蔡伯。”崔蓁听到沈徵小声唤道。

“待在这里。”沈徵对着崔蓁落下一句话,身形一动。

再一晃眼,沈徵已然踏进了那脚店。

崔蓁心中一急,也顾不上沈徵的叮嘱,未想太多也跟了进去。

“哟呵,这位是····”那乌金男子见踏门进来的沈徵,歪着嘴上下瞥了一眼,又扫了眼崔蓁,露出极为兴趣的神情。

“沈郎君。”那女子护在身后的男子见着沈徵,像寻到了什么支撑,身子稍稍一松,喉咙里粗糙的摩裂声混杂唤道。

沈徵疾步移到他身侧,将他扶了起来,崔蓁也跟着过去。

沈徵见了身侧的崔蓁,少年稍一顿,低下声对崔蓁道:“到我身后去。”

崔蓁见他神色严肃,便乖巧地点了点头,躲到了他青碧宽袖道袍后。

“各位老爷,这小郎君定是这小娘子的姘头,私自酿酒之事肯定与他脱不了干系!”对面男子见此景,把那凳子一踢,身子一抖,那乌金锦袍便扇起一阵旋,兰花指对着沈徵骂道。

那男子本就生得一张长马脸,包着高耸颧骨的皮肉抖了抖,做出表情时像搅着豆汁的浆布,扭曲成一坨,所有五官都冲着这个方向伸展,似要冲破这张脸去。

“你····你莫要胡说。”倒是那女子先急急斥责。

“呵,既不是姘头,那便是个多管闲事的,官差大人开眼,赶紧把这多事的赶出去。”那男子眼神一变,欺进身来。

旁侧几个巡警听闻,便也跨前一步,腰间的长刀坠在袍子边上晃抖了几下。

“到后面去。”沈徵也回头对着霜色少女也低声叮嘱。

少年跨步走至诸人身前。

崔蓁心中一紧,也跟着他行了一步。

那些巡警看着满身横肉,比沈徵足足大了一个号子,万一动起手来····

作者有话要说:索饼:宋朝称面条为索饼。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

这句话出自五代荆浩所写的《笔法记》

《笔法记》是一部山水画论著,又名《山水受笔法》、《画山水录》,其诞生于山水画渐趋成熟的时代,荆浩总结了前人绘画,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构建出山水画论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