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令的消息传来时,煤矿上就屡屡传来麻烦的事儿,一会闹塌方,一会有斗殴,一会又有人罢工,总之不用细查也知道有人在背地里搞鬼,不想让他们西州兵过上舒服好日子。在临近赖令到达前时,那幕后者终于露了面儿。

顾老大气哼哼地道,“小三帮我查了,那跑来说要收回租地的东家,背后就是郭家。这该死的老小子,合计着连咱们一个小小的煤矿都眼红,真是够……他妈的,凭什么让咱们给他卖命,忘恩负义,当初真该一刀咔了那狗日的死胖子。”

说起来,顾老大平常面上看着最是憨厚老实,一面对自家兄弟时,那骨子里的暴戾脾气是一点儿不遮掩,狠辣的话和手段,一点儿不比几个在阵前拼杀的兄弟差一分半毫,甚至更多。

其实,这也是当初那一次次地大坑、大火,给逼出来的。他们不狠,早就成了地下的冤魂了,跟谁说理去。

这时候,阿宝一脸兴奋地跑来报告,“四哥,海珠村那边有好消息了,咱们什么时候过去?”

卫四洲一听,“废话,立刻马上这就去。”

顾老大一看叫起来,“四哥,咱们这儿煤矿的事还没解决呢!”

卫四洲笑着拍拍顾老大肩头,“不急,没了芝麻,咱再拣个大西瓜。事在人为,现在的咱们还怕挣不出一条活路来!煤矿那边儿,他们要收回去尽管收去,你能抠多少油水就抠,只要不伤人命,随便搞。”

一得了这令,顾老大倒也没那么糟心,回头就带上几个壮丁儿,点数了一大箩筐的铜钱,去了矿地,当着众人的面儿把当地帮工的村人打发了去,留了个好东家的名声儿。一回头,所有人都拿起家伙,挖媒铲子,大榔头,各种利器,等着人来收地。可把对方吓得不轻,一番谈判之后,为了送走这帮不要命的军汉,提前解约的东家不得不付了三倍赔偿金,才将一众莽汉送走。

不白白吃亏,也不平白欺负普通人,这一来二去,他们虽离开了,但在当地人普通村人的眼里却是大大的好人了。因为接下来矿地雇工挖掘时,给的工钱少了足足一半多,工头都招不齐人头了。

不过几日,顾老大卷土重来,竟然跑到对方面架起新的招工桌子,说要招盐工,工钱比矿工都要高出两成来,瞬间就把人家工人抢光了。

没错,就是故意欺负死胖子的人。

要说招盐工,那这盐是从何而来呢?

这便说到卫四洲前往海珠村办的事儿,正是跟提炼海盐有关。海盐这东西,若是没有韩倾倾督促三小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们也不知道那些海边一片片的白色结晶体,居然可以提炼成同山盐井盐一样的盐。

他们去海珠村平乱时,小璃意外发现了那片白花花的、一眼望不到头的海盐田,跟阿宝一说,阿宝立马想起这茬儿。从那会儿开始,他们就开始研究提炼技术和批量生产的方法了。

跟他们一块儿来东原的几个擅长做奶糕子的小家伙们,在天热之后就没有多少奶源做奶糕子了,养在南方的羊奶也远不如北方的羊奶好吃,时间闲了不少,便学起了阿宝编辑的《数理化常识》,书里便有简单介绍海盐蒸馏的做法。

当他们找到海盐田之后,几个小家伙以卫十七为首,住在了海珠村,开始研究捣腾制盐的法子。古代科研有限,卫十七等人完全是瞎子摸过河,从零开始捣腾。幸而一直都有卫四洲这个大哥从旁鼓励,在毫无产出的情况下坚持了数个月,先后攻克了提纯的技术,继而又研究出批量生产的方式。

卫四洲和阿宝到海珠村察看过后,就带着一大袋白花花的盐,去了金陵找薛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