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三妹妹性子最为温柔羞怯,最容易被人利用。这些人偏偏寻到她来, 作为这些流言蜚语的突破口, 怎么可能只是巧合。

这府中必定有人藏在暗处,不满于母亲这些年独揽府中大权, 有意挑拨。

要想拔乱.反正, 让自己的话站住脚,自然要查明真相,听听当事人薛姨娘的说辞。

在卫忱的默许之下, 两个妹妹都得以留在出行的车队之中。三人心照不宣地巡视了三四个庄子之后,终于在一个四月天的清晨之中, 抵达了流放薛姨娘的这个偏僻庄子。

人还没下车, 卫宜整个人都开始忐忑起来。

自打她记事以来, 都是娘亲在她身边陪伴, 对这个在庄子之上清修的母亲,没有半点印象。

如今踏上这片荒僻的土地,竟觉得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挥退过分热情的庄头之后, 三人相随来到了散落于山腰处的农人小屋。

在一处简陋的屋舍之前, 他们看到了弯腰站在井边打水的那位故人。

当年明艳动人的薛姨娘脸上, 早早地染上了风霜之色, 此刻不过穿着一身粗布灰袍, 完全是一副辛苦佃农的模样。

带路的半大小子在这处庄子土生土长,见京中来的贵人们在此处驻足, 便笑着解释开来:“各位主子,这位妇人是七年前被发配到我们庄子之上的。夫人下了令,要她在此处日日忏悔赎罪, 自食其力。”

卫宜的脸色一下子白了起来,她实在想象不出也不敢去想,自己生母犯下了什么滔天大罪。

看见妹妹脸色不好,卫忱也不在此处过多停留,命令随从在此等候之后,领着两位妹妹进了这户农人的小屋。

薛姨娘像是耳力衰退了不少,直到三人绕过入户的柴扉,这才似有所觉地抬起了头。

她首先认出的,是走在前头的大少爷,细纹弥补的眼睛里闪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芒。

年老的母亲迟疑半晌,似是想起什么一般,涌出泪来。

“忱少爷,我的宜姐儿……”

她来了吗?

卫忱侧了侧身子,露出藏在他身后的小妹妹。

小姑娘捂着嘴落下泪来,一声十一年未曾喊过的“阿娘”梗在嘴边,怎么也喊不出声。

“我的儿,你真的来了!”薛姨娘喜极而泣地扑上来,捧着女儿的小脸细细看。

这眉,这眼,这唇,分明就是她那襁褓之中的孩儿啊!

卫宜有些不自在地别过脸去,与这个有些陌生的妇人拉开距离,微微福身行了一个见客礼。

薛姨娘被喜悦冲昏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看着女儿如小荷一般亭亭玉立的贵女身姿,便知道夫人确实没有亏待她。

中年妇人那袖子拭了拭泪,强忍住自己的失态之举,重新对三位少爷小姐行了一个恭恭敬敬地见礼,引着人到她的茅草屋子里坐下。

这草屋不过简简单单一间,粗布帘子隔起起居的床铺,外头摆着几个粗工拼成的小板凳。

一簸箕的小豌豆甚至在摆在地上等待脱壳,作为今日的饭食下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