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堵住了诸臣之口,明言其守卫疆土的决心。
而及至本朝也仍旧未改旧城。
但这也丝毫不影响江南的繁荣。毕竟是鱼米之乡,任何时候,只有生活富裕了,文化才能兴盛起来。
否则,人饭都吃不饱了,谁还会花钱让子孙读书呢?
“但若论起民生实务,你这要走的地方可是多了!”顾笙说话间看向自家弟子。
“弟子正好借此机会多走一走呢。”他现在还未成家,还可以出去浪一浪。这一旦成了婚有了孩子,总不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好几个月都见不着爹吧。
再者,今年的会试他是不准备去了,可下一场他总要下场的,要是侥幸中了。就更没有机会出去了。
顾笙见此,也丝毫不觉得意外,便开始跟弟子讲述一些他当年出游各地的见闻。
沈煊也认真记下,没想到老师方年居然去过这么多地方。怪不得有此见识。
第63章
之后几天,师徒俩翻阅了诸多地志游记,又结合老师过往的经历,大致规划出了此行路线。
就见顾老师指着地图上的某一点说道:“近些年来,此地山匪是愈发的猖獗了,安全起见,还是远远避开的好。”
“那当地的官府都不管的吗?”
沈煊对此颇为惊讶,毕竟当今在位这几十年,虽不能说功过唐宗,但也是位有为之君。其治下也算是政通人和。除非遇上灾荒年间,否则百姓们只要肯干活,总也不会饿死的。
那些山匪又何至于猖獗至此?
“此地本就群山临立,最是易守难攻。且当地豪族势大,百姓们本就生存艰难。而那些在任的官员们,光是弹压豪族便已费劲心机。何况衙门里那些人也不是那般好驱使的。”
“更有甚者,狼狈为奸者也不在少数。”
沈煊听此,不禁有些沉默。即便盛世之下,也难逃累累白骨。就算是现代社会,也总有阳光照不进的阴暗角落。何况这般没有人权的古代呢?
都说破家县令,灭门知府。但实际上一个稍有地位的举子,甚至商户,都能让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户们苦不堪言。何况是在当地已经成势了的豪族。
想到此处,沈煊微微抿了抿唇。
一旁的顾笙见自家弟子这般模样,愈发觉得让对方出去一趟是极为必要的了。
世事通明皆学问,弟子虽然足够通透,但终归是见识太少。很多事情太容易想当然了些。
出发前几天,沈煊斟酌着用词给家里去了封信,只说自个儿要去南边儿的书院里交流学问。且再三保证自个安全无忧,随行的那位有多么厉害,等闲几十人都不是对手。
虽知晓,即便如此也未能让家人完全放下心来,但他出行的决心却是不会在改了。有了那位燕兄,他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倘若这般情况下尚都要畏畏缩缩,以后还走什么仕途?
官场难道就没有凶险了吗?难道还能为了不被噎死,连饭都不吃了吗?